中国林业教育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中国林业教育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出版工作流程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3年 41卷 6期
刊出日期:2023-11-15
探索与思考
教学园地
研究生教育
高职教育
探索与思考
1
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西部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届西部就业毕业生的调查
靳红, 罗建峰, 陈长友
DOI:
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资源。为了提高高等农业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培养,更加有效地引导广大毕业生主动服务“三农”,开展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西部就业状况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了“2020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重点对已在西部就业的1 080名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的原因以及影响西部就业的因素等进行了全面了解,在对就业单位性质、薪酬、专业相关度、岗位适配性、工作发展前景和工作满意度等方面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①西部生源的毕业生更倾向在西部就业,且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选择在西部就业的原因基本一致,“家乡在西部”是主因。②西部稳定的单位更受毕业生青睐,学历越高选择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越高。③在月收入、专业相关度、岗位适配性、工作发展前景和工作满意度等方面,不同学历层次的西部就业毕业生间存在差异,与同学历层次全体毕业生的总体均值也存在差异。④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尤其是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地域差异,是影响毕业生西部就业的主要因素。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大学生西部就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从3个层面提出促进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西部就业的对策建议。一是在政府层面,要通过科学规划和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优先投入等,大力发展西部高等教育;要加快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完善就业创业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完善农村的人才吸引机制,为大学生西部就业提供良好条件和保障。二是在高校层面,要通过“三全育人”、协同育人等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扎根西部、强农兴农的志向和情怀;要通过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才培养过程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三是在学生层面,要主动转变就业观念,更多考虑工作地点、单位和行业的发展潜力以及提供的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等;要通过夯实专业知识技能、主动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等,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真正懂农业、会管理、善经营的合格人才。
2023 Vol. 41 (6): 1-6 [
摘要
] (
111
)
HTML
(1 KB)
PDF
(3669 KB) (
26
)
7
高校校本培训团队建设的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柴田, 王磊, 郭萍, 姚晓霞
DOI:
高校师资队伍质量是加强本科教育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开展教师培训是提升师资队伍质量的重要途径和举措。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根据实际发展需求,针对传统师资培训存在的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脱离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缺乏有效管理,以及因培训资源外援过多、缺乏稳定的培训团队等而导致的培训覆盖面小且效果差等问题,提出通过加强校本培训团队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思路和举措。一是深入挖掘校内教师培训资源,加大校本培训团队的建设和支持力度。二是充分结合校内教师的实际需求,基于对象分类建设校本培训团队。三是加强校院合作,构建校本培训协同推进和信息反馈机制。四是开发校本培训管理系统,实时监测教师培训动态。经过多年的实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本培训团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建成了多类型的校本培训团队和较完善的校本培训资源体系,而且获得了较显著的校本培训绩效。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并未止步不前,在对校本培训团队建设的实践和成效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从加强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信息化管理以及优化校本培训团队等方面提出改进校本培训、开发新的培训专题及相关培训资源、建立教师培训学分制度等下一步建设措施。
2023 Vol. 41 (6): 7-11 [
摘要
] (
98
)
HTML
(1 KB)
PDF
(817 KB) (
19
)
研究生教育
12
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徐恩凯, 程功鹏, 田国行, 雷雅凯, 董娜琳
DOI:
风景园林学是保护、培育、规划、设计、建造、管理人类户外活动空间和境域的综合性学科,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宗旨。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国际化程度的不断上升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加强,我国对国际化、高素质的拔尖创新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针对目前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国际化培养理念尚未树立、教育教学难以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不高、高水平的国际化合作交流渠道尚未建立、缺乏国际化交流的氛围等问题,河南农业大学在推进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一是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立足国内,注重传承与创新,接轨国际,强化中外融通。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采取理论与实践、学习与科研、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实行国内与国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引进外方优质课程,增设前沿课程以及更具实用性和超前性的课程,建立由基础课、理论课、设计课、实践课、媒体课和开放课构成的课程体系,并从课程定制、课程管理、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等角度对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开放课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探索国际化教学模式,实施国内外专家联合授课,中外研究生合班授课,稳步推进双语教学,营造国际化氛围。三是通过采取积极引进国外优秀智力资源、支持教师出国学习交流、组建中外教师相结合的导师团队等措施,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四是通过采取依托联合实验室和引智基地构建多样化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组建中外教师联合的科研团队共同承担高水平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参与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措施,多途径构建国际合作网络。五是通过采取拓展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渠道、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外专家学者到校讲学等措施,丰富国际交流的形式。经过积极的实践探索,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体系日趋完善,在营造良好的国际化学习氛围、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拔尖人才、提高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生教育质量以及汇集世界智慧破解中原地区乃至中国的资源环境难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也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解决设想。
2023 Vol. 41 (6): 12-19 [
摘要
] (
97
)
HTML
(1 KB)
PDF
(1357 KB) (
13
)
20
高等农林院校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张良, 吴养会, 解小莉, 杜俊莉, 刘亚相
DOI:
数学学科是高等农林院校其它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在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学学科为例,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紧密结合农林研究过程中的数学应用实际开展应用数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特色,在基础数学理论研究方面的实力得以不断增强;但是,在新形势下,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的生源质量不高、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科研平台匮乏、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人才培养关键环节有待完善等问题也愈发凸显。因此,高等农林院校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和需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进行改革探索。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学学科针对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一是通过采取以政策导向鼓励优秀本科生留校读研、加大招生宣讲力度、实现奖助金全面覆盖等措施,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二是通过将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合以及开设专题讲座等,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促进其健康发展;通过加强学科内部研究机构、实验室、专项基金以及科研团队等软硬件建设,搭建更为完善和有效的科研平台。四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为主线,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五是改进课程教学,大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积极探索研讨式、启发式、实践式、混合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并实施多样化和过程化课程考核。六是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探索实施学科交叉式、联合培养式、访学式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七是在明确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开题、学位论文中期考核、学术交流、实践训练、学位论文答辩等人才培养关键环节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培养过程及考核要求。经过几年的努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学学科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和学科自身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充分发挥数学在高等农林院校的支撑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 Vol. 41 (6): 20-25 [
摘要
] (
82
)
HTML
(1 KB)
PDF
(2143 KB) (
17
)
26
中级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王兰会, 王梓赫, 石亚哲, 付少杰, 金笙
DOI:
课程思政是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完成价值引导,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必备内容。在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是教学的难点。“中级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运用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并借助计算机技术,从定量角度研究经济现象和规律的经济学课程,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初步获得一定科研能力的重要课程。以北京林业大学“中级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为例,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案例的实践进行总结,分析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的难点,如教学资源紧张、思政教育薄弱、公式多难度大以及教学案例缺乏意识引领等,并针对这些难点探索思政融入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途径。立足专业特色结合国情选取案例,采取互动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充分利用网络云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构建适应研究生群体特征的教学新形式。通过案例教学融入思政,达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专业核心课程与思政进一步融合、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2023 Vol. 41 (6): 26-29 [
摘要
] (
106
)
HTML
(1 KB)
PDF
(771 KB) (
33
)
30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机器视觉”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董蕊芳, 阚江明, 赵汐璇
DOI:
在新工科建设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能机器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专业对“机器视觉”课程在培养研究生的国际前沿性、创新性、动手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分析了“机器视觉”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创新、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学管理形式、优化考核方式4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改革后的课程更受选课研究生的欢迎,也更加符合专业发展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培养的目标。
2023 Vol. 41 (6): 30-33 [
摘要
] (
144
)
HTML
(1 KB)
PDF
(706 KB) (
29
)
34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杨俊
DOI: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是衡量研究生综合素养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评判标准,如何通过“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研究生专业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在科研实践中的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精神,提高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的重要问题。以北京林业大学“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研究生课程为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教案内容与学生实践能力匹配度不高、学生写作技能较薄弱等问题,通过整合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措施,较好地实现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有机整合、推动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向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实践方式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和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同时塑造学生严谨的学术道德意识和规范,为进一步深造或从事相关工作夯实科技文稿写作基础。
2023 Vol. 41 (6): 34-37 [
摘要
] (
51
)
HTML
(1 KB)
PDF
(653 KB) (
12
)
高职教育
38
林业高职院校“森林植物”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阮淑明, 郭先根, 俞群, 林国江
DOI:
森林植物是林业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蕴含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元素,具有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思政素养的重要基础。为此,通过全方位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构建了“森-林-木-人”渐进式的思政教育体系。首先,筑牢思政领地,提升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动性;其次,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基础,紧扣专业定位,修订课程标准;再次,以林业工作过程为基础,创新课程设计,明确任务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最后,实施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突出育人价值导向。通过这些措施,“森林植物”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引导学生树立了生态文明意识和正确价值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专业认同感;同时,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实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协同育人的效果,为实现德才兼备的林业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 Vol. 41 (6): 38-43 [
摘要
] (
106
)
HTML
(1 KB)
PDF
(1170 KB) (
16
)
教学园地
44
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流课程建设探索——以东北林业大学“草坪与地被的园林应用”课程为例
王竞红, 杨青杰, 蔺吉祥, 徐一鸣, 曹阳
DOI:
“草坪与地被的园林应用”是基于生态学、植物学、设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植物景观实践应用类课程,对园林专业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植物景观设计方法以及进一步提升专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东北林业大学依托“草坪与地被的园林应用”一流课程建设,通过明确课程建设目标、构建具有连贯性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增强课程建设创新性等,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前提条件和基础保障;同时,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采取以下措施推进“草坪与地被的园林应用”一流课程建设。一是持续优化教学设计,打造高阶性创新课堂。首先,根据生产实践的创新性要求,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板块,重点对草坪植物种类、草坪建植养护技术、草坪景观设计等板块内容进行更新;其次,实施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由灌输式转变为引导式,通过开展翻转课堂教学、优化和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等,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二是借助网络平台扩增理论教学容量、强化课程重要知识点的讲解、共享课程相关的影音资料等,并建设网络共享课程,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丰富和共享以及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三是关注学习过程,注重综合评定,探索实施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过程化考核模式,实现以教促考、以考促学。四是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设计评价体系,面向教师和学生开放双向评价,实施动态、规范的课程教学管理。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草坪与地被的园林应用”一流课程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同。
2023 Vol. 41 (6): 44-49 [
摘要
] (
58
)
HTML
(1 KB)
PDF
(3450 KB) (
9
)
50
基于社会矛盾分析法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问题链教学设计与应用
蒋玲
DOI:
社会矛盾分析法是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根本方法和“总钥匙”,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基本方法,又是理解建党百年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关键突破点。问题链教学以增强问题意识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目标,成为破解重难点问题的有力抓手,根据教材可设置环环相扣、逐步递进的问题链来剖析其因果逻辑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问题链可分为理论宏观层面“社会性质—社会矛盾—社会任务”因果关系链和微观层面“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实践逻辑链。以这两条问题链为主要线索,以社会矛盾分析法为聚焦点与切入点,能够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2023 Vol. 41 (6): 50-52 [
摘要
] (
101
)
HTML
(1 KB)
PDF
(499 KB) (
8
)
53
基于科教融合的“荒漠化防治学实习”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于明含, 丁国栋, 高广磊, 赵媛媛
DOI:
科教融合是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共识,虽然我国科教融合的实践层出不穷,但仍未形成行之有效的普适性模式。“荒漠化防治学实习”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生学习实践、技术应用的重点课程,更是学生了解荒漠化防治前沿技术和科学进展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高等教育科教融合的目标要求下,提出了“荒漠化防治学实习”课程的科教融合新思路,构建了“学、研、行、思”的实习教学新方式,通过将实习内容整合为科学问题、将实习环节重构为科研流程、让评价体系体现综合素质、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体验的多维立体途径,使学生深化了理论知识认知、提升了创新能力、培养了综合素质,可以为生态类相关专业实习的教学组织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和理论借鉴。
2023 Vol. 41 (6): 53-57 [
摘要
] (
114
)
HTML
(1 KB)
PDF
(2355 KB) (
14
)
58
基于OBE理念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吴建慧, 王郁新, 杨青杰
DOI: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园林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遗传育种理论和实践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针对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等问题,基于OBE教学理念,采取了“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措施:一是以成果导向教育为理念,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优化课程内容体系,积极融入科技前沿应用实例;三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四是精心设计课程综合大实验,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五是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教学效果明显提升,科研实践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最终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教学目标。
2023 Vol. 41 (6): 58-62 [
摘要
] (
105
)
HTML
(1 KB)
PDF
(866 KB) (
14
)
63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梧州学院为例
李晓玲, 石金娥, 杨文, 陈美伴, 奚广生
DOI:
近年来微生物与茶产业的关系日益密切。为了满足新型茶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国内部分高校茶学专业相继开设了“微生物学”基础课或“茶微生物学”专业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的应用复合型茶学专业人才。由于“茶微生物学”课程建设起步相对较晚,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繁杂抽象、微生物学理论与茶学专业知识融合不够深入、课程内容与行业实践脱节、产教分离等问题。为此,梧州学院课程组依据广西茶产业发展趋势和茶学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突出“校地紧密结合,农理工、产教等多维度融合”的办学特色,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设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以及考核体系的改进等方面对“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有效提高了茶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情怀,为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普通高校推进茶学专业相关课程建设和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等新型复合茶学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
2023 Vol. 41 (6): 63-68 [
摘要
] (
88
)
HTML
(1 KB)
PDF
(1425 KB) (
10
)
69
基于VR技术构建虚拟仿真在线实验教学平台——以“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课程为例
刘方馨, 孙皓
DOI:
针对目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课程教学方式单一、内容繁杂、局限于以教师讲授为主、不易于学生理解等问题,构建基于VR技术的虚拟仿真在线实验教学平台。选取湖北省现存单体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清代民居王明璠府第及其附属园林遗迹为例,依托历史文献及现状测量信息,利用Maya和3D Studio Max软件对案例场景进行三维重建,并在Unity 3D环境下构建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实现了三维仿真环境辅助理解历史场景以及参与者沉浸式交互等功能,从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内容3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旨在实现教学设计和实验一体化、开放式、集成式、沉浸式、全过程的智慧实验平台,为推动当下“VR+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借鉴。
2023 Vol. 41 (6): 69-74 [
摘要
] (
134
)
HTML
(1 KB)
PDF
(4660 KB) (
14
)
75
劳动教育融入“种植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
邵一鸣, 陈淏婧
DOI:
为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将劳动教育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种植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的核心课程之一。工科院校在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中容易存在教学和考核方式单一、学生的参与度低、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以南京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种植设计”课程为例,阐述和探讨劳动教育改革的思路和举措,即增加劳动实践课时的比例,提高劳动实践师资力量的投入,考核评价以能力发展为导向。劳动教育通过前期准备、劳动实践、成果展示、考核评价和反馈改进5个环节,环环相扣,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种植设计”课程以劳动教育为教改抓手的探索,在理论结合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使其得到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2023 Vol. 41 (6): 75-78 [
摘要
] (
144
)
HTML
(1 KB)
PDF
(1374 KB) (
21
)
版权所有 © 2013《中国林业教育》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北京林业大学148信箱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62338090、62338397 E-mail:kongyan@bjfu.edu.cn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