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教育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中国林业教育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出版工作流程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3年 41卷 5期
刊出日期:2023-09-15

探索与思考
学科专业建设
教学园地
研究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纵横
 
 
       探索与思考
1 教师投入度对本科生学习及个人成长影响的探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孙海杰, 任紫娴
DOI:
2018年教育部发文明确要求高校应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专业优秀人才。专业教师投入度对学生个人学习和成长具有一定影响,能够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达到立德树人、教学相长的目的。本文以2017年北京大学《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监测项目》中北京林业大学的本科生问卷调查作为数据来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专业教师投入度对本科生学习和个人成长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专业教师投入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较大,但是对学生个人成长影响较小。基于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一是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优化教学方案,关注学生个人成长。
2023 Vol. 41 (5): 1-6 [摘要] ( 131 ) HTML (1 KB)  PDF (1818 KB)  ( 193 )
7 概念隐喻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姜佳
DOI: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关键,词汇的习得能力直接影响语言学习能力的发展。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词汇认知的引导,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效率低下、词汇的运用能力进步不明显。从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入手,探求词汇教学和词汇习得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连接认知和语言的纽带。从概念隐喻入手学习词汇符合认知规律,体现意义学习的核心。在分析概念隐喻认知机制和意义学习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例,探讨概念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重点论述了词源教学/词语多义之间的深层理据分析,以及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并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对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从词语发展的根源出发,可以帮助学生准确认知词义,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引导学生对多义词各个义项之间的概念隐喻理据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真正理解词义,同时还能窥探到另外一种文化的认知方式。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词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深入理解词义,从而掌握词汇的真正含义,构建完整的词汇知识体系,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2023 Vol. 41 (5): 7-11 [摘要] ( 81 ) HTML (1 KB)  PDF (755 KB)  ( 49 )
12 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专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为例
张西梅, 丁海奎
DOI: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探索高等农林院校育人新模式,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根据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构建"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专业教育"(简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首先,在阐释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建设为核心、人格养成为根本的内涵意蕴的同时,明确"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构建应遵循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同等重要、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等三大原则。其次,从3个方面对"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建构进行了实践探索。一在通识教育方面,创新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由"人文精神与生命关怀""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交流表达与理性评价""社会变迁与文明对话""道德承担与价值塑造"等6大课程板块构成的基础课程体系;专门成立通识教学部,建设知识面广、课堂教学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多角度思维的高水平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加强与国内外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地方社区的合作以及产教融合,通过依托国际合作项目和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建立双校园制和书院制等,拓展办学空间,在通识教育中组织实施研学实践,并力求把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促进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二在完满教育方面,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与高校4年本科教育育人体系相呼应的完满教育体系,在构建第二课堂的完满教育活动体系时处理好"大与小""量与质""强与弱""虚与实""特殊与大众""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等6大平衡问题。三在专业教育方面,构建可以多项选择的菜单式专业方向课程主模块与个性化校本特色课程子模块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在适当压缩课内总学时数和专业基础课学时的同时,增加选修课和实践课程的学时;构建课程集成联动机制,通过对专业课程进行科学整合和重组以及对重复、交叉的课程内容进行删除和削减,促进课程间的联动和交融,增强课程间的连贯性和衔接性;通过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比重、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促进产教融合等,强化实践教学。
2023 Vol. 41 (5): 12-17 [摘要] ( 108 ) HTML (1 KB)  PDF (1082 KB)  ( 40 )
       学科专业建设
17 基于国际视野的林产化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王堃, 王璐莹, 蒋建新, 宋国勇
DOI:
党的十八大以来,林业建设与发展得到了高度重视,成为国家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林业大学的林产化工专业以森林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为主旨,重在培养复合应用型林产化工人才。然而,当前培养的本科林业工程技术人才仍未能切实满足社会在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本文在总结国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分析了林产化工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专业认同感不强、实践体系不够完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国际视野构建林产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工程意识,拓宽知识范围、提升人文素养,深化校际交流、加强国际合作等途径,将行业发展、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有助于提高林产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2023 Vol. 41 (5): 17-21 [摘要] ( 86 ) HTML (1 KB)  PDF (862 KB)  ( 19 )
       思想政治教育
22 “机械控制与测试实验”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刘卫平, 吴健, 赵东
DOI:
课程思政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高等教育以教师为主体"种好责任田"的核心体现。深入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主线并融入到实践教学,是当前实验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机械测试与控制实验"是北京林业大学机械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生实验安全意识淡薄、实验操作不严谨、实验态度不够端正,导致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难以得到有效培养。因此,为了有效培养学生解决机械控制与测试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课程组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在实验课程中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元素,建立了具有"林草装备"特色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将思政案例与实验理论知识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实践特色的思政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安全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为实践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理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023 Vol. 41 (5): 22-27 [摘要] ( 82 ) HTML (1 KB)  PDF (5366 KB)  ( 13 )
28 “功能性包装材料”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康海娇, 方健, 李建章
DOI:
将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入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贯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念,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针对"功能性包装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融入方式欠佳、思政教育体系不完善、学生兴趣不高、实践教学注重学术能力而忽视政治素养引领、思政育人目标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结合包装工程专业的特点,在"功能性包装材料"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深化教育教学目标,从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改革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以及优化思政育人考核方式4个方面展开了教学改革探索。教学实践表明,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能够增强包装工程专业学生的学科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
2023 Vol. 41 (5): 28-31 [摘要] ( 94 ) HTML (1 KB)  PDF (709 KB)  ( 12 )
       管理纵横
32 高校科研实验室实施“6S”管理模式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刘超, 夏新莉, 张亚坤, 苗雨桐, 尹伟伦
DOI:
高校科研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有效管理和安全运行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科研实验室要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并消除安全隐患。将"6S"管理模式引入到科研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和安全(security/safety)6个环节,阐述了"6S"管理模式的内容,并分析其在科研实验室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以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基因工程研究室为例,介绍了"6S"管理模式在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材料、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具体实践。"6S"管理模式明显改善了科研实验室的效率和管理质量,对促进高校科研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培养师生良好实验习惯、塑造实验室良好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023 Vol. 41 (5): 32-36 [摘要] ( 129 ) HTML (1 KB)  PDF (796 KB)  ( 48 )
       研究生教育
37 学术交流对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及其应对
张乃莉
DOI:
激发研究生批判性思维、提升其科学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基于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生781份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研究生知识基础、导师学术水平、学术交流和培养资源等因素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学术交流和丰富的培养资源可以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分别剖析学术交流组分和培养资源组分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程度,并辨析了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异同,探讨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的策略,以期推进学术交流资源的平等化进程,全面提升研究生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
2023 Vol. 41 (5): 37-44 [摘要] ( 86 ) HTML (1 KB)  PDF (3760 KB)  ( 213 )
       教学园地
45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林木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
谢婉凤
DOI: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林学专业的"林木病理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和适应现代化林业市场需求的能力。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实践面临着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课程考核模式有局限、教材内容存在时空局限性、实践教学资源较匮乏等问题,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难以适应培养创新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的要求。因此,在新农科建设理念引领下,以现代林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对"林木病理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一是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在理论教学内容方面增加了区域病害种类方面的内容,引入相关联的学科知识和学科研究新成果以及实际应用新技术;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增添了无人机化学防治病害的实践教学项目。二是改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课堂重点和难点分析的需要,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构建了课前预习、课中讲授、课后答疑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三是以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为导向优化教学考核指标,结合课程教学模式确定考核方式和考核项目,构建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四是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自编课程补充讲义,完善课程教材体系;通过建立显微教学系统、丰富课程教学标本、自主研发教辅软件系统、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设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发植保无人机实践教学项目等,完善实践教学资源;依托教学团队成员承担的科技特派员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平台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促进产学研融合,充分共享人才资源和教学资源。
2023 Vol. 41 (5): 45-50 [摘要] ( 89 ) HTML (1 KB)  PDF (1061 KB)  ( 418 )
51 基于SPOC的“园林树木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
杜灵娟, 吉文丽
DOI:
“园林树木学”是高等农林院校风景园林和园林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知识点繁杂、实践性强和多学科交叉等特点。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树木学"课程组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针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开展了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一是建设在线教学资源平台,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并按照课程章节梳理归类为必学板块和自主学习板块,同时推送碎片化学习资源。二是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明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和翻转课堂模式,将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变到"学"上。三是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分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步骤,明确任课教师与学生在各个步骤需要完成的任务。教学实践结果显示:基于SPOC的"园林树木学"混合式教学强化了线上线下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达到了预期的课程教学效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学习成绩,而促进了课程的自身建设和教学质量。
2023 Vol. 41 (5): 51-55 [摘要] ( 64 ) HTML (1 KB)  PDF (2200 KB)  ( 18 )
56 科研反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现代运动场草坪学”课程为例
宋桂龙
DOI:
科研反哺教学是创新大学教育的重要路径,对促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现代运动场草坪学"是北京林业大学草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本文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了科研反哺课程教学的探索: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科研成果,为科研反哺教学提供基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促进科研成果与教学知识的紧密融合;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科研反哺途径。教学实践表明,科研反哺教学为学生创造了沉浸式教学体验,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有效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
2023 Vol. 41 (5): 56-60 [摘要] ( 107 ) HTML (1 KB)  PDF (807 KB)  ( 26 )
61 “园林文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
乌恩
DOI:
古今中外的园林发展历史明确展示了园林建设与园林文学之间存在着紧密和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园林文学"课程是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园林文学"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未得到足够重视、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缺乏更新与演进、教学资源缺乏等,课程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以强化课程重要性、提高课程专业性、增强课程实用性为目标,进一步拓展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加强古典园林文学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实际应用性,深化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与文学的融合,强化学生审美观、价值观及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等教学实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素质。
2023 Vol. 41 (5): 61-66 [摘要] ( 74 ) HTML (1 KB)  PDF (1538 KB)  ( 10 )
67 高校汉英翻译鉴赏教学中的美育——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赏读”课程为例
刘晓希, 白雪莲
DOI:
美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翻译也是一项审美活动,在高校汉英翻译鉴赏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和翻译鉴赏能力。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赏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以翻译美学为教学理念,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的翻译和鉴赏,直观感受与比较研读的审美教学途径,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成性评价方式,从语音层、词语层和句子层3个层面对学生的翻译能力及审美能力进行评价,依托腾讯文档建立"翻译审美评价电子档案袋",多次收集评价得分、评语和评价反馈。通过美育融入"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赏读"课程教学评价的前后对比,学生的翻译鉴赏能力与翻译审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023 Vol. 41 (5): 67-71 [摘要] ( 149 ) HTML (1 KB)  PDF (862 KB)  ( 10 )
72 林学本科专业“科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包文泉, 何炎红, 敖敦, 萨如拉, 白玉娥
DOI:
“科技写作”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技写作技能,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科研素养。然而,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材和课程内容与林学专业不契合、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结合高等农林院校的林学专业特点,从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改进,考核方式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林学专业本科生"科技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研实践运用能力和科研创新思维都有了很大提升,有效提高了"科技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2023 Vol. 41 (5): 72-75 [摘要] ( 116 ) HTML (1 KB)  PDF (660 KB)  ( 50 )
76 经典案例融入“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方式探讨
李珺, 张艳, 杨建英
DOI:
“工程制图”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读图绘图能力。因课程内容抽象、实践性强,学生学习难度大,易产生挫败感。为应对教学过程中的思维突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难题,经典案例的巧妙融入可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典案例充分展现了土木行业的核心精神,具有极高的代表性和知名度,不仅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其设计背后的故事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行业认同感。学生不仅在理论知识方面有所收获,而且对专业有更深刻地了解,对职业规划有更清晰的认识。
2023 Vol. 41 (5): 76-78 [摘要] ( 109 ) HTML (1 KB)  PDF (601 KB)  ( 11 )
版权所有 © 2013《中国林业教育》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北京林业大学148信箱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62338090、62338397 E-mail:kongyan@bjf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