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师投入度对本科生学习及个人成长影响的探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
孙海杰1, 任紫娴2 |
1. 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北京 100083; 2.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3 |
|
|
摘要 2018年教育部发文明确要求高校应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专业优秀人才。专业教师投入度对学生个人学习和成长具有一定影响,能够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达到立德树人、教学相长的目的。本文以2017年北京大学《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监测项目》中北京林业大学的本科生问卷调查作为数据来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专业教师投入度对本科生学习和个人成长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专业教师投入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较大,但是对学生个人成长影响较小。基于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一是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优化教学方案,关注学生个人成长。
|
|
关键词 :
教师投入度,
本科生,
个人成长
|
|
[1] |
付攀.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专业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6:32-39,48-61.
|
[2] |
杨金玲.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投入度研究:以七所"985工程"高校为例[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57-68.
|
[3] |
嵇艳,汪雅霜.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人际互动的中介效应[J].高教探索,2016(12):23-28.
|
[7] |
赵攀,靳越,蒋志良.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208.
|
[9] |
罗丽芳,寇桂香,张妤,等.基于高职学生学习投入视角下教学质量提升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31.
|
[11] |
肖贻杰.大学教师有效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3:9-28.
|
[13] |
朱栋.大学教师教学有效性研究[J].科技信息,2013(1):241-242.
|
[17] |
周华丽.多元分化:应用型大学专业教师投入度及改善策略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33(1):1-6.
|
[19] |
陈世民,余祖伟,高良.个人成长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功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5(4):83-91.
|
[21] |
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6.
|
[23] |
汪雅霜.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实证研究:基于2012年"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数据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1):32-36.
|
[5] |
赵辉,陈劲松.大学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学生视角的调查[J].高教探索,2018(3):37-42.
|
[10] |
赵蕾.大学生课程学习投入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以H大学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56-102.
|
[20] |
ROBITSCHEK C.Life/career renewal:an intervention for vocational and other life transitions[J].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1997,24(2):133-146.
|
[8] |
常婧.高校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34):133.
|
[18] |
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5-100.
|
[4] |
刘秀娟.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学习投入差异分析[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133-147.
|
[14] |
雷文斌.教师教学行为评价[J].价值工程,2011,30(19):173-174.
|
[24] |
谢莉.有效教学实践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23(4):81-86.
|
[6] |
赵春鱼.教学服务质量对大学生学习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4(3):86-90.
|
[16] |
罗生全,程芳芳.大学教师有效教学特质及其养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6):12-15.
|
[26] |
戚业国.以专业化引领本科教育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2(19):1.
|
[12] |
卢双坡.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7:47-53.
|
[22] |
朱莹莹.本科生课堂合作学习偏差行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59-75.
|
[15] |
杨建艳.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晋中学院学报,2007,24(6):99-101.
|
[25] |
PASCARELLA E T,TERENZINI P T.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a third decade of research[M].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5:602.
|
[1] |
漆建波. 高等林业院校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3): 66-70. |
[2] |
李明, 王铁成, 郭俏. 资源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2): 1-5. |
[3] |
包文泉, 何炎红, 敖敦, 萨如拉, 白玉娥. 林学本科专业“科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05): 72-75. |
[4] |
宋先亮, 金小娟. 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本科生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3): 8-11. |
[5] |
孙海杰, 刘丽萍, 徐华姿. 本科生“服务消过”制度建设初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2): 14-20. |
[6] |
彭益书. 茶学本科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以贵州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2): 76-78. |
[7] |
房 薇 李 军 李 璐. 研究生与本科生党支部建设的比较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2): 14-20. |
[8] |
席本野1贾黎明1邸楠1李延安2申磊3. 情报研究在本科毕业论文研究与撰写中的作用及应用[J]. 中国林业教育, 2017, 35(2): 10-15. |
[9] |
王娟1 程艳霞2. 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6): 17-19. |
[10] |
张世锋 张 伟 李建章. 关于提高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4): 12-14. |
[11] |
韩新辉 冯永忠 任广鑫 杨改河 丁瑞霞. 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低年级本科生暑期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1): 5-7. |
[12] |
张文博 张佳慧. 林业工程学科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专业“梁希”班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1): 8-10. |
[13] |
颜华.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悖农”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 中国林业教育, 2015, 33(5): 35-38. |
[14] |
刘树强. 激发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积极性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 2015, 33(2): 9-11. |
[15] |
王瑞瑞. 提高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 2014, 32(6): 12-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