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源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
李明, 王铁成, 郭俏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
|
|
摘要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资源环境类专业下设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等4个专业,在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中面临着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训练、学生前期缺乏系统的科学技能训练、对毕业论文与创新创业训练的关系认识不足、学生对创新创业训练的积极性不高且个人"软实力"不强等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以加强资源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一是注重课堂教学与综合能力训练的结合,为创新创业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编写科学研究方法指南,增加投入以完善辅助材料的配置,为加强科学技能训练提供保障;三是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强化毕业论文和创新创业训练的过程性指导;四是加强创新创业项目与教师科研的结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五是开设创新创业专题讲座,提高学生个人的"软实力"。通过上述举措,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取得了突出的课外学术成果,并在毕业后获得了良好的职业发展;同时,教师也取得了显著的教改成果,实现了学生与教师的"双赢"。实践证明,资源环境类专业制定的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方案提高了创新创业训练的针对性,为新型培养模式的构建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加强了教师指导,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
|
关键词 :
高等教育,
资源环境类专业,
本科生,
创新创业训练
|
|
基金资助:陕西省教育厅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学研用贯通,引领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卓越人才的培养",项目编号19BY01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资源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Y190307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科教协同培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卓越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XN2001011。 |
[3] |
钱小明,荣华伟,钱静珠.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7):21-24
|
[5] |
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20-28,73
|
[6] |
刘震,黄巧云,刘凡,等.寓教于研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类专业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3(4):136-140
|
[8] |
李艳霞.文化产业背景下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8,37(6):66-70
|
[10] |
李立明,何桂英,刘子建,等.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8(3):84-86,100
|
[13] |
韩孟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和实践[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11(5):105-108.
|
[1] |
王珊.关于资源环境学科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11(2):62-69
|
[11] |
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1,26(3):76-79
|
[9] |
郑享清.加强和改进高校师生课后联系与沟通延伸和拓展课堂教学内涵[J].人才资源开发,2016(22):169-170
|
[7] |
常雅文.高校环境类科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4):187-190
|
[2] |
刘君娣,陈琳,方春媛,等.资源环境类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3):1-3
|
[4] |
张晶,祝中秋.论大学生创新训练在实践育人中的有机结合[J].滁州学院学报,2016,18(1):121-125
|
[12] |
吴祥为,汤婕,张晓伟,等.环境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19(5):104-108
|
[14] |
钱小明.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44-146.
|
[1] |
漆建波. 高等林业院校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3): 66-70. |
[2] |
崔天翔, 梁子瑜, 曹林. 专业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探索——以“林业遥感”课程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1): 16-21. |
[3] |
王琼, 林凤丽. 翻转课堂在生态学实验教学中的构建与实践——以西华师范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02): 47-52. |
[4] |
史金铭, 薛哲勇, 徐启江, 隋广超, 滕春波. 打造科研育人教学团队践行科研对焦本科课堂——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建设及教学实践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6): 1-4. |
[5] |
张乃莉, 陶思齐, 付玉杰. 基于翻转课堂的“林学概论”通识必修课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5): 33-38. |
[6] |
宋先亮, 金小娟. 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本科生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3): 8-11. |
[7] |
王辉, 易华, 姜在民. 中外植物学教材的比较及其启示[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3): 51-55. |
[8] |
史旭光. “慕课”的兴起与高校教学的发展[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2): 1-5. |
[9] |
田浩, 李悦昕.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融合性课程思政体系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1): 28-31. |
[10] |
周成军, 巫志龙, 周新年, 郑丽凤, 沈嵘枫. “工程索道”课程一体化教材的建设——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6): 11-15. |
[11] |
邱仁辉, 胡新, 江汉森. 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6): 16-20. |
[12] |
孙海杰, 刘丽萍, 徐华姿. 本科生“服务消过”制度建设初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2): 14-20. |
[13] |
林宇, 詹硕. 依托中外合作办学探索林业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途径[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2): 25-28. |
[14] |
高志勇, 耿一田. 中美高校森林工程专业发展现状的比较及启示[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2): 37-43. |
[15] |
彭益书. 茶学本科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以贵州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2): 76-7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