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教育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中国林业教育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出版工作流程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2年 40卷 4期
刊出日期:2022-07-15
探索与思考
学科专业建设
教学园地
思想政治教育
探索与思考
1
大学生励志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张金体, 曲远山, 彭越
DOI:
当代中国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对大学生的励志教育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引导大学生要胸怀国之大者,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为更好地建设国家而努力。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励志教育问卷调查以及与有关教师代表座谈发现,学生自身励志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主观愿望与个人目标不匹配;②学习功利化阻碍学生胸怀大格局;③部分学生存在极端消极的情绪。学校励志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主要有:①励志教育引导的方式和思维较为落后;②研究生的励志教育需要加强。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开展励志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励志教育的目标规划引导,去功利化、强价值感,加强励志教育的时代性等,进一步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在励志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①线上教育显成效,线下行动有作为;②初步搭建多维联动第二课堂评价体系;③引进校友资源丰富励志教育榜样力量,提升学生励志情怀,为励志教育提供实践案例参考。
2022 Vol. 40 (4): 1-4 [
摘要
] (
143
)
HTML
(1 KB)
PDF
(923 KB) (
90
)
5
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高校靶向教育引导机制与策略探究
徐达, 鲍铭铭, 陈希帆
DOI:
2019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一起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对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导致的学生居家隔离以及高校延期开学和开展线上教学等,一方面对大学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如现实空间距离使学校管控的有效性降低、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导致负面舆论乃至各种谣言盛行从而冲击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疫情防控措施打乱了大学生继续学习的计划从而陷入升学困境等;另一方面使大学生陷入因应对危机经验不足导致的身陷危险、因学业压力导致的焦躁不安、因活动空间受限导致的家庭矛盾等造成的心理困境。为此,高校应结合后疫情时期行为和需求模式显著变化、社会群体间的联系不稳定但社会凝聚力增强等特征,针对大学生在后疫情时期的特点、面临的困境以及其它相关问题,从政府、社会、学校等3个维度,从"信息传播与舆情管控""心理危机干预与排解""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引导""网格化管理与管控"等4个方面,构建高校"三维四介入"靶向教育引导机制以及应对重大疫情等公共危机事件的策略。
2022 Vol. 40 (4): 5-10 [
摘要
] (
147
)
HTML
(1 KB)
PDF
(2447 KB) (
37
)
1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讨
李春英, 王志新, 张天白
DOI:
生态文明教育是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阻,即生态文明教育缺乏课程规划、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缺乏氛围环境、缺乏人才储备,提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4个方面的改革建议,切实增强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22 Vol. 40 (4): 11-16 [
摘要
] (
150
)
HTML
(1 KB)
PDF
(969 KB) (
47
)
17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对课程成绩的影响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微观经济学”本科课程为例
杨超, 万璐, 付亦重, 郑义
DOI:
基于北京林业大学2019、2020级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本科生群体,分析了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首先,研究发现线下课程样本的卷面平均分高于线上课程样本5.24分,且线上课程的80分以上高分群体比例更低、64分以下低分群体比例更高;其次,基于方差分析显示,教师教龄、网络基础设施、互动强度、学生性别、学生学习能力、班级氛围和课程相对重要性的差异是造成线上课程成绩不佳的主要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①谨慎应用网络授课开展学历教育;②开展远程教育应优先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③重视学习氛围的营造;④开展远程教育应考虑到学生群体异质性等建议。
2022 Vol. 40 (4): 17-21 [
摘要
] (
216
)
HTML
(1 KB)
PDF
(814 KB) (
41
)
思想政治教育
22
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赵志业, 丁艳红
DOI:
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长效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才能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任务落到实处。为此,从文化目标、文化内容、文化载体、文化融入方法等4个方面,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进行了探讨。一是明确将夯实文化底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化目标。二是全面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化内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重点,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三是科学运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化载体,充分发挥符号信息载体和活动载体等传统文化载体的作用;积极引入互联网类新兴文化载体,推动传统文化载体的升级改造。四是正确把握文化理论灌输法、文化体验与实践法、文化环境熏陶法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化融入方法,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地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最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22 Vol. 40 (4): 22-25 [
摘要
] (
127
)
HTML
(1 KB)
PDF
(700 KB) (
25
)
26
高校辅导员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究
黄薇, 金典, 李娜, 李军
DOI:
基于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北京林业大学505名大一至大四年级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个维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关系,发现辅导员的线上工作能力及与学生的线上工作关系可以显著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高校应进一步强化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在线上的有效互动,增强对高校辅导员线上思政工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辅导员线上思政工作的长效机制,提升高校线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2022 Vol. 40 (4): 26-29 [
摘要
] (
87
)
HTML
(1 KB)
PDF
(652 KB) (
24
)
30
高等农林院校专业基础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以“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为例
赵杏花, 高永, 杨光, 彭静, 左合君
DOI:
"植物资源与利用"是高等农林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了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积极推进专业基础课程贯彻课程思政理念,文章以"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为例,阐述了专业基础课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并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医药、集体主义观念方面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以"盐溶于水"的方式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成绩明显提升,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班级凝聚力得到增强,专业热情和家国情怀得到激发,学生对课程的教学认可度高。
2022 Vol. 40 (4): 30-36 [
摘要
] (
163
)
HTML
(1 KB)
PDF
(5717 KB) (
39
)
36
“微观经济学”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李凌超, 程宝栋, 李芳芳
DOI: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结合"微观经济学"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思政的教学需求,主要从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合理设计思政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考核方案等方面开展了研究,探索"微观经济学"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实践表明,学生对课程教学满意度显著提升,也为其他专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2022 Vol. 40 (4): 36-40 [
摘要
] (
183
)
HTML
(1 KB)
PDF
(1628 KB) (
24
)
40
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线性代数”课程为例
黄雅静, 田阳, 李红军
DOI:
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是普通高等院校各专业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课程内容兼具基础理论和现实应用的特点,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与良好素质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在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中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线性代数"课程为例,分析了"线性代数"课程的特点和思政育人的必要性,构建了课程思政改革的总体设计思路。主要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线性代数发展史、应用案例等5个方面深化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从建立个性化教学方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探索多样化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评价内容4个方面强化教学实施路径,并对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进行了展望。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实施思政教育有效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教学满意度有了较大提升,学生参加各项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取得的成果也有了明显提高。
2022 Vol. 40 (4): 40-45 [
摘要
] (
135
)
HTML
(1 KB)
PDF
(1489 KB) (
19
)
学科专业建设
46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
党晓宏, 蒙仲举, 高永, 黄露希, 朱泊年
DOI: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卓越农林类专业人才提供支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农林学科中的重要专业之一,在农林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内蒙古农业大学水保专业作为"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成立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卓越班",开展了本科专业综合改革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对"卓越班"学生本科4年(含前7个学期,第8学期为完成毕业论文时间)的学习成绩进行追踪和分析发现:①对学生必修课成绩的影响,性别差异在第1、2学期的影响极显著,第4学期显著,其他学期不显著;生源区域差异在7个学期的影响均不显著。但是,女生的课程成绩均高于男生,男生的课程成绩分散程度多数情况下大于女生;区外学生的课程成绩均高于区内学生。②对学生选修课成绩的影响,性别差异和生源区域差异的影响均不显著。但是,女生的课程成绩均高于男生,且课程成绩分散程度也大于男生;区外学生的限选课成绩高于区内学生、任选课成绩低于区内学生,课程成绩分散程度均大于区内学生。③"卓越班"7个学期的总体学业成绩均拟合正态分布,并呈波动式发展,且变异系数均属于弱变异性。对总体学业成绩的影响,性别差异在第1、2学期的影响极显著,第3、6学期显著,其他学期不显著;生源区域差异在7个学期的影响均不显著;宿舍环境在第1、2学期的影响显著,其他学期不显著。但是,女生的总体学业成绩均高于男生,区外学生的总体学业成绩也一直高于区内学生。④对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性别差异的影响显著,生源区域差异的影响不显著;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性别差异对"线性代数"成绩影响显著,对"概率论"成绩影响极显著;生源区域差异仅对"高等数学"成绩影响极显著。总体上,无论是英语成绩还是数学成绩,女生均高于男生,多数情况下区外学生均高于区内学生。⑤"卓越班"学生的考研通过率(含保送)高达71.42%。基于此,并针对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面临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单一、教材更新不及时、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建议措施。一是发挥学校地理位置优势,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科研动手能力,培养拔尖型特色人才。二是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科学完善的知识体系,实施多元化课程考核,培养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全能型人才。三是加强专业外语教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四是运用榜样激励,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培养卓越的专业人才。五是重视正向引导,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培养具有自主、互助学习意识的科研人才。
2022 Vol. 40 (4): 46-55 [
摘要
] (
168
)
HTML
(1 KB)
PDF
(7868 KB) (
38
)
教学园地
56
“流域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贾国栋, 余新晓, 牛健植, 伦小秀
DOI:
"流域管理学"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自然保护区等专业的核心选修课程,也是林学一流学科的骨干支撑课程之一。针对"流域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繁多、课时有限、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教学等问题,文章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互动3个方面开展了提升"流域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①从细分理论基础与实践知识、引入国内外学科和行业的最新科研成果等方面优化教学内容;②利用互联网手段整合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应用实践体验,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改进教学方法;③推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大互动教学力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达到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思辨的能力。
2022 Vol. 40 (4): 56-59 [
摘要
] (
141
)
HTML
(1 KB)
PDF
(740 KB) (
39
)
60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以惠州学院为例
唐晗梅, 张庆新
DOI:
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对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综合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广泛应用于诸多实践教学领域。惠州学院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驱动、以产出为目标的教学方式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具有很高的契合度。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园林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园林施工等能力为教学重点,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构建"三位一体一中心"的教学方式,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3个方面展开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原理"课程为例,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进行课程改革实践,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步完善了课程组织体系,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促进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2022 Vol. 40 (4): 60-63 [
摘要
] (
144
)
HTML
(1 KB)
PDF
(1132 KB) (
27
)
64
AI时代背景下“信息服务与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王海燕, 刘润萌
DOI:
"信息服务与信息检索"是北京林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覆盖多学科,涉及多种知识的应用,目的是提高学生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信息获取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信息服务工作奠定基础。由于互联网时代信息更新换代迅速,该门课程存在课程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考核环节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不能良好地吸收与掌握前沿知识,违背了教学安排与信息时效性相适应的初衷。为提高"信息服务与信息检索"课程教学质量,对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改革,具体措施如下:①优化教学内容,在保留信息服务与信息检索领域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不断融入前沿进展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得教学内容更具系统性、时效性和趣味性;②突出案例式教学方法,通过选课学生汇报作业、大四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分享项目经验等方式导入知识点,使学生对信息服务领域的不同层次应用均有了解;③细化考核过程,个人作业明确了考核角度,小组实验增加了期中检查环节和系统演示录屏的要求,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系统实现程度的把控。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对"信息服务与信息检索"课程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
2022 Vol. 40 (4): 64-67 [
摘要
] (
170
)
HTML
(1 KB)
PDF
(751 KB) (
26
)
67
“以赛启教”的“算法设计与分析(双语)”课程教学的探索
徐艳艳, 李冬梅, 陈志泊
DOI:
"算法设计与分析(双语)"是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以赛启教"的教学实践思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3个方面加以实施。在教学内容方面,对国内外知名院校相关课程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参考了竞赛常用算法,精选了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方面,利用竞赛平台在线评判系统,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贯彻了"实践最重要"的教学理念;在考核方式方面,结合竞赛形式提出了一套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以赛启教"的教学实践促进"算法设计与分析(双语)"课程完成从知识型向能力型教学的转变,并反哺了竞赛。
2022 Vol. 40 (4): 67-70 [
摘要
] (
138
)
HTML
(1 KB)
PDF
(4485 KB) (
20
)
71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课程设计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数字化家具制造技术”课程为例
何正斌, 伊松林, 赵小矛, 母军
DOI:
课程设计是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无法到校完成课程设计的难题,采用"学生远程访问—教师在线指导"的线上教学模式,开展了"数字化家具制造技术"课程的课程设计线上教学活动。提出完善课程设计辅导资料、做好上机前的准备、远程访问学校家具数字化生产技术实验室的家具数字化加工软件、提供在线辅导和考核等措施,促使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改革可使学生完成的课程设计质量达到线下教学效果,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遇到的问题可通过"学生提问—教师引导—学生实践"和"教师线上发现学生问题—教师主动介入引导—学生实践"的方式进行解答,及时弥补了学生的知识盲点,使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更强,教学效率更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师通过学生访问的电脑实时了解学生的在线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可对学生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过程管理;考核方式采用小组为单位开展,学生需将自己的设计融入到团队的设计里,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为以后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022 Vol. 40 (4): 71-74 [
摘要
] (
138
)
HTML
(1 KB)
PDF
(768 KB) (
45
)
74
“4B”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地质地貌学”课程为例
王云琦, 李春平, 张建聪, 王彬, 程一本
DOI:
面对新高考制度变革和新时期学生主体变化的特点,针对生源结构差异和学生知识体系不平衡等急待解决的问题,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下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地质地貌学"为例,基于"以本为本-科教融合-思政同行"的育人思路,探索出了"4B"(OBE+Break-Bridge-Build)育人模式,即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破解学情(Break)、引导自主学习(Bridge)、树立专业情怀(Build),实现课程育人,达到学生知识、能力、情意目标的进阶。通过"三三四"教学内容搭建、多元化参与式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组织(BOPPPS)等形式推动课程创新,从"课程前-课堂前-课堂中-课堂后-课程后"全过程的教学路径践行育人模式。实施"4B"课程育人模式后,"地质地貌学"课程的教学满意度提高、学生科研和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成果显现、育人模式得以推广应用。
2022 Vol. 40 (4): 74-78 [
摘要
] (
187
)
HTML
(1 KB)
PDF
(8164 KB) (
31
)
版权所有 © 2013《中国林业教育》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北京林业大学148信箱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62338090、62338397 E-mail:kongyan@bjfu.edu.cn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