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教育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中国林业教育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出版工作流程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9年 37卷 4期
刊出日期:2019-07-15

探索与思考
学科专业建设
教学园地
研究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纵横
 
 
       探索与思考
1 自然教育人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基于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自然教育”兴趣小组的实践活动
孟威, 虞依娜
DOI:
随着以自然教育为代表的新教育形态不断出现,适应新教育形态要求的新型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也在上升。为此,从人才胜任力的角度对基于旅游管理学科专业的自然教育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探讨。第一,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自然教育""胜任力""自然教育的胜任力"等概念。第二,以华南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自然教育"兴趣小组及其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作为研究客体,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开展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然教育人才的胜任力由教材知识、教学心理、评估能力、教学方法和场所管理等5部分构成。第三,以旅游管理学科为依托构建包括教育胜任力和体验胜任力两部分的自然教育人才胜任力概念模型,设置了5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并应用模型对实验组(积极参与自然教育实践者)与对照组(未参与自然教育实践者)的自然教育胜任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实验组的自然教育胜任力感知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教育胜任力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认知较为一致,但实验组的胜任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体验胜任力方面,实验组在应对突发情况、知识趣味化、持续跟踪学员、维系学习共同体、持续跟踪学习和自我学习等体验营造能力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第四,基于自然教育人才胜任力概念模型应用数据的分析结果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自然教育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拓展方向、从自然教育人才胜任力的角度完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充分发挥旅游管理专业平衡"教育"与"体验"的优势等建议。
2019 Vol. 37 (4): 1-8 [摘要] ( 142 ) HTML (1 KB)  PDF (2835 KB)  ( 15 )
8 基于大学生参与度调查的课程教学质量实证分析——以“木质环境学”课程为例
张文博
DOI:
以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参考美国"全国学生参与度调查"(NSSE)问卷、清华大学NSSE-China问卷形式,结合该专业"木质环境学"课程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木质环境学"课程学生参与度调查问卷,对学生在"木质环境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收获、自评等14项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测量、学生学习收获指标测量、学生基本信息3部分内容。结果表明:学生在"木质环境学"课程教学和师生互动方面具有较高的参与度,师生互动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提出如下建议:①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②重视师生互动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③加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2019 Vol. 37 (4): 8-12 [摘要] ( 102 ) HTML (1 KB)  PDF (2788 KB)  ( 12 )
13 职业化转型背景下森林消防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策略的探讨
李世友, 罗静, 王秋华
DOI:
在介绍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职业化转型背景下开展森林消防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现实意义,建议从修订《森林消防员国家职业标准》、制度保障、教育教学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全国统一网站5方面着手建立森林消防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支撑体系,提出高规格建设和培育专业机构、实行培训等级评估认证制度、建设高水平的培训师资和考评员队伍、开展分区分类培训和鉴定、实行无纸化考试、先试点后推广6项开展森林消防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主要对策措施,供同行借鉴。
2019 Vol. 37 (4): 13-16 [摘要] ( 96 ) HTML (1 KB)  PDF (698 KB)  ( 12 )
17 更新教学理念完善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全国高校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发展创新研讨会”和“第一届京津冀农林院校生命科学教学研讨会”的综述
陈玉珍, 张柏林
DOI:
2017年在北京先后召开的"全国高校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发展创新研讨会"和"第一届京津冀农林院校生命科学教学研讨会"提出:更新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科研思维培养融入实践教学,以课程教学创新作为提高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加强新媒体教材建设,促进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从而对新时代高等学校生物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9 Vol. 37 (4): 17-20 [摘要] ( 133 ) HTML (1 KB)  PDF (2290 KB)  ( 10 )
       思想政治教育
21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徐启江, 周波, 闫海芳
DOI:
"课程思政"是将挖掘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并通过"隐性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全方位发展理念。"植物发育生物学"是生物类专业的重要选修课程,其对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和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自然科学课程特点和"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中的楔入点和实施路径,并构建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将"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建设成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重要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成合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生物学人才。将"课程思政"理念融于"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人文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师德、专业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2019 Vol. 37 (4): 21-25 [摘要] ( 385 ) HTML (1 KB)  PDF (881 KB)  ( 62 )
26 高校辅导员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探讨——以微信公众平台的运用为例
李军, 周天璐
DOI:
辅导员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想引领工作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现实需要,由高校辅导员所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是开展网络思想引领工作的主要平台之一。对现阶段林业高校辅导员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的情况做了详细调查,结果显示,林业高校辅导员对微信公众号的利用程度不高,思想政治类微信公众平台较少;辅导员对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的认同度高,但执行力低;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引领工作的阻力多,动力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首先,辅导员应主动使用先进的网络工具,建立健全微信公众平台,占领网络思政高地,牢牢把握住学生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其次,辅导员应切实剖析学生的兴趣点,增强微信文章的趣味性,推动思想政治类教育"供给侧改革",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类教育的最新知识和动态;最后,高校应建立完备的激励机制,配套开展公众号技能培训,并设立新媒体互助小组,充分激发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常态化。
2019 Vol. 37 (4): 26-28 [摘要] ( 98 ) HTML (1 KB)  PDF (576 KB)  ( 19 )
       学科专业建设
29 就业导向下的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鲁群霞, 胡传双, 林楠, 涂登云
DOI:
受学校所处的地理区位、办学历史和优势学科专业等因素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各具特色,但都面临着设置的课程与企业对专业人才素质的需求不匹配、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实践教学薄弱、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难以兼顾学生自身特点等问题。为此,对华南农业大学2011~2016届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开展了调研,引入"就业能力关键构成要素模型",走访珠三角地区相关企业,就生产类、管理类、设计类、营销类、其他类岗位对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关键构成要素重要性的排序进行了研究,提出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关键构成要素应包括通用技能、木材加工及家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能力、国际视野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学习规划能力、工作和生活经验等5个维度。据此,以就业为导向对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以下改革建议。一是优化与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细分专业方向,设置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与工程2个专业方向;通过拓宽课程设置范围、提供外出学习交流机会等,夯实素质教育;通过与业内龙头企业合作,开设木材科学与工程索菲亚特色班,创新办学形式。二是加大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力度,构建了由基础理论教育平台(提升通用技能)、专业知识教育平台(提升木材加工及家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能力)、特色拓展教育平台(提升国际视野和沟通能力、积累工作和生活经验)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提升学习规划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积累工作和生活经验)等4个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并针对2个专业方向确定了侧重点不同的课程学习方案。三是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健康家居研究院,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2019 Vol. 37 (4): 29-33 [摘要] ( 160 ) HTML (1 KB)  PDF (1887 KB)  ( 22 )
       管理纵横
34 基于管理育人视角的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讨
李洁
DOI:
基于管理育人视角的大学生自律能力研究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对1992—2017年发表的大学生自律问题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自律及自律能力的概念、自律能力与管理育人的关系、自律能力的现状与原因、培养内容与机制、培养方法与对策等进行了回顾与总结。结合目前在研究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在研究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在研究视角上缺乏综合性,在研究主体上缺乏对管理者身份的思考、对管理育人与自律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对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的对策性研究等问题,提出今后对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的研究将向理论的系统性研究、实践的有效性研究、实证调查研究以及管理育人视角下的探索性研究的方向发展,为进一步探讨管理育人视角下的大学生自律能力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2019 Vol. 37 (4): 34-39 [摘要] ( 93 ) HTML (1 KB)  PDF (973 KB)  ( 15 )
       教学园地
39 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赵亚洲, 张琰, 何祥凤, 冷平生
DOI:
园林生态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促进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培养具有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能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北京农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与风景园林专业实践脱节、任课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体系、任课教师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要明确核心教学内容,增加实践应用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强化案例式教学,增加专题讲座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程考核方式应采取期末笔试结合自主学习、课堂参与、课后复习与作业完成情况的多元化考核方式;任课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要通过理论学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进行完善。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能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风景园林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2019 Vol. 37 (4): 39-43 [摘要] ( 89 ) HTML (1 KB)  PDF (904 KB)  ( 56 )
43 风景园林专业GIS技术类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杨文越, 李昕, 赵建华
DOI:
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景园林学科,承担着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责任,而GIS技术的引入能够满足新时代风景园林学科宏观发展的需求。结合国内外风景园林领域GIS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高校风景园林专业GIS技术类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提出了GIS技术类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一是要明确GIS技术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二是要优化GIS技术类课程教学内容,三是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四是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五是围绕专业方向进行GIS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六是课程考核应采取考查的方式。通过GIS技术类课程的改革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丰富了课程的教学成果,为高校风景园林学科GIS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2019 Vol. 37 (4): 43-47 [摘要] ( 145 ) HTML (1 KB)  PDF (797 KB)  ( 16 )
48 基于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要求的“测树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高露双, 范春雨, 陈贝贝
DOI:
"测树学"课程实践教学是高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基于当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要求,分析了现有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不完善、数据标准不统一、配套仪器更新不及时、实践流程设计不合理以及考核形式简单化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林业技术人才短缺的现状,提出了改革措施:一是要规范实习内容,编制"测树学"课程实践教学指导手册;二是要更新实践教学仪器,提高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三是要完善实践教学指导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四是设置多环节考核模式,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林业技术人才。实践教学改革后,有效提高了"测树学"课程实践教学的质量,增强了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
2019 Vol. 37 (4): 48-50 [摘要] ( 73 ) HTML (1 KB)  PDF (548 KB)  ( 26 )
51 “生物质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北京林业大学梁希实验班为例
蒋建新, 朱莉伟, 宋先亮, 王堃, 赵永虎
DOI:
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近年来国内很多农林高校陆续新增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生物质化学"理论课及"生物质化学"实验课是新增专业的两门重要主干课程,在生物质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比美国、日本等高校相关农林专业"生物质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发现国内高校普遍存在实验课时严重不足,教学内容不系统,实验分析方法落后,实验室建设、管理不完善,实验教学形式和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这些不仅直接影响"生物质化学"理论课的教学和学生动手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关系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兴趣的提高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问题。提出了如下改进对策:推进教学大纲的更新修订,充实完善实验课程内容;改变传统教学形态,采用探究、互动的教学模式;加强实验室建设,打造资源共享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实验课成绩评价方法,注重实验过程管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提升"生物质化学"实验课程的难度和深度,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以期为国内高校"生物质化学"实验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2019 Vol. 37 (4): 51-54 [摘要] ( 169 ) HTML (1 KB)  PDF (742 KB)  ( 15 )
54 “树木学”课程教学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曲红, 张志翔
DOI:
"树木学"课程是林业院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树木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基于"树木学"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验课程的动手能力、野外认知实习,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2019 Vol. 37 (4): 54-56 [摘要] ( 88 ) HTML (1 KB)  PDF (479 KB)  ( 18 )
57 “保护生物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践
袁义福, 毛安
DOI:
结合多媒体技术的案例教学法是高校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在本科生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护生物学"课程的开设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展现该课程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方法,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开设"保护生物学"课程情况,着重说明了案例的选取、制作,以及相关的教学过程,并结合调查问卷对其效果进行了讨论分析,提出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应注意的以下几点建议:提高案例的时效性;增强案例教学中的互动性;增设教学实践环节;重视学生反馈意见。案例教学法的充分利用可以很好地推动"保护生物学"课程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2019 Vol. 37 (4): 57-61 [摘要] ( 128 ) HTML (1 KB)  PDF (2446 KB)  ( 19 )
61 普通高校开展校园足球教学的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赵宏, 陈贝贝, 王斌
DOI:
发展校园足球是成就中国足球梦想,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性工程。目前,我国足球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推进普通高校校园足球教学对培养足球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普通高校足球教学普遍存在着足球文化不浓、教学体系有待完善、教学师资不足、教学保障措施有待加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加强普通高校足球教学的措施,提出了完善足球教学体系、创新足球教学模式、优化足球竞赛体系、推进足球文化建设、加强校园足球队伍管理、健全校园足球教学的保障机制等建议。这些措施和建议有效地创新了足球教学模式,增强了足球教学的吸引力,促进了足球教学的效果,提升了校园足球队伍建设的水平,打造了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
2019 Vol. 37 (4): 61-64 [摘要] ( 68 ) HTML (1 KB)  PDF (656 KB)  ( 14 )
       研究生教育
65 林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研究——基于产教融合
张晓艳, 林群, 曾凡勇
DOI:
产教融合理念是科教融合理念的再创造,更加强调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与社会生产需求的结合。基于产教融合制定的林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遵循培养目标体现"产"与"教"的深度融合、培养模式体现"政用产学研"多元化培养、课程教学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对学位授予标准进行等级划分等原则,注重学生扎实、丰厚的知识储备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社会生产实践能力、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能力的培养。为了进一步完善林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择优选取华北、华东、西北、中南、西南等地区的9所高等农林院校和1所林业科研院所作为研究对象,从林学一级学科2018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以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遵循的基本原则、学制与最长学习年限、课程学习要求、培养环节及其要求、毕业学位授予的基本要求等方面,对现行的林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分析,指出部分培养单位存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尚不完善、培养模式单一、学位授予标准"一刀切"现象严重等问题。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围绕"落实研究生主体地位,挖掘研究生个体潜能,实现政用产学研的融合",提出基于产教融合的林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建议,即以一级学科为主、二级学科为辅构建课程体系,构建多样性与灵活性协同的培养模式,实行特色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学制,制定差异化与定量化结合的学位授予标准等。
2019 Vol. 37 (4): 65-71 [摘要] ( 128 ) HTML (1 KB)  PDF (4645 KB)  ( 14 )
72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马明国, 王璐莹, 刘静, 李勇
DOI:
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培养高质量研究生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世界一流的大学需要培养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人才,包括世界一流的研究生。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取得了明显实效。在培养目标和标准上,以学科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高标准严要求;在学科和师资水平上,凝炼学科方向,注重学科交叉,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在硬件支撑上,依托校内学习平台,开拓校外科研基地,保障科研需求;在培养方式上,建立导师队伍团队,开展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在制度保障上,以人为本,建立了完备的培养制度。
2019 Vol. 37 (4): 72-75 [摘要] ( 154 ) HTML (1 KB)  PDF (715 KB)  ( 13 )
75 加强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探索与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李凌, 董金宝, 徐伟, 陈秋羽
DOI:
针对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期待研究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现状,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高校对研究生就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择业价值观的力度不足、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等,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探讨了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改革措施:一是重视体制与机制建设,促责任落实;二是要设立专职机构和人员,促任务落实;三是重视政策宣传,使就业工作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四是加强就业课程建设,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五是利用信息技术与平台,促进就业指导服务的升级;六是加强研究生的毕业教育,提升研究生的感恩和廉政意识。经过多年的实践,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就业工作的质量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学校进入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研究生就业率连年保持96%以上,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同时,对未来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就业工作提出了3点建议:一是要加大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投入力度;二是要全面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三是工作格局要大,需放眼世界、放眼未来。
2019 Vol. 37 (4): 75-78 [摘要] ( 146 ) HTML (1 KB)  PDF (746 KB)  ( 14 )
版权所有 © 2013《中国林业教育》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北京林业大学148信箱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62338090、62338397 E-mail:kongyan@bjf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