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管理育人视角的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讨 |
李洁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
|
|
摘要 基于管理育人视角的大学生自律能力研究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对1992—2017年发表的大学生自律问题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自律及自律能力的概念、自律能力与管理育人的关系、自律能力的现状与原因、培养内容与机制、培养方法与对策等进行了回顾与总结。结合目前在研究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在研究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在研究视角上缺乏综合性,在研究主体上缺乏对管理者身份的思考、对管理育人与自律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对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的对策性研究等问题,提出今后对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的研究将向理论的系统性研究、实践的有效性研究、实证调查研究以及管理育人视角下的探索性研究的方向发展,为进一步探讨管理育人视角下的大学生自律能力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
|
关键词 :
大学生,
自律能力,
管理育人
|
|
基金资助:陕西2017年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新形势下农林高校学生适应性教育全程化研究",项目编号2017FKT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基本科研业务费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专项项目"基于管理育人视角的高校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8RWSK4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品项目"文明学风建设工程:‘三自精神’开创学风建设工作新模式",项目编号2017JP004。 |
[1] |
沙莉.论大学生的自律精神及培养[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2(3):43-46.
|
[4] |
康德.道德实践的两个维度:自律与他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15-20.
|
[5] |
赵盈.涂尔干道德教育及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09(4):166.
|
[9] |
曹华,田宏丽.论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J].高校社科动态,2007(3):44-48.
|
[12] |
唐凯麟,张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公民认同和道德建设构建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4(1):1-5.
|
[13] |
王逢贤.师德建设的理论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1997(4):5.
|
[17] |
赵建华.关于加强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103-105.
|
[20] |
吴明新.高校管理育人浅论[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17(1):105-107.
|
[21] |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5.
|
[25] |
秦继伟.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1-40.
|
[28] |
陈要勤.广州高职院校大学生自律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广州番禹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8-52.
|
[29] |
陈金波.大学生自律意识薄弱和自律能力差根源考察[J].求实,2003(6):243-244.
|
[3] |
刘彦.着力培养青年学生的上网自律意识[J].理论学习,2004(2):32.
|
[7] |
宋希仁.再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30-35.
|
[8] |
乔建中.霍夫曼虚拟内疚理论述评[J].心理学探新,2003(3):25-28.
|
[11] |
王超.大学生道德自律品质的养成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5:7-8.
|
[15] |
吴秀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制教育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2):95-98.
|
[16] |
张红霞.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自我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64-66.
|
[19] |
傅江浩.发挥管理育人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6):109-112.
|
[23] |
敬坤.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5:48-57.
|
[24] |
吴冬梅.农业院校大学生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5(8):78-80.
|
[27] |
王成.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调查分析——以内蒙古地区某高校为例[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5-8.
|
[31] |
余国政.基于道德教育的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3):76-78.
|
[32] |
王遂.道德自律的实现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32-39.
|
[2] |
吴延洲,张宝成.注重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17):41.
|
[6] |
方磊,盛红生.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48-152.
|
[10] |
王晓燕.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2:1-30.
|
[14] |
郑志高.大学生契约精神养成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58-60.
|
[18] |
刘洁.高校管理育人的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8):118-120.
|
[22] |
马永祥.管理是他律与自律的双向建构[J].江苏教育,2017(1):74-75.
|
[26] |
杨成昌,林茜.玉溪师范学院大学生自律情况调查研究[J].教育发展纵横,2018(6):247-248.
|
[30] |
巩铭.大学生道德自律养成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30-36.
|
[1] |
陈冬小, 张伟, 金雨慧, 周学红. 野生动物保护教育讲座的效果分析及相应策略[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3): 1-7. |
[2] |
李军. “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3): 12-14. |
[3] |
王艳洁, 马俊. 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途径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红色理念辅导员工作室”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5): 17-20. |
[4] |
张金体 周峰 王言. 依托校友资源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4): 16-20. |
[5] |
徐道春 伍广成. 针对机械类专业大学生的设备技术发明方法论的初探[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3): 21-24. |
[6] |
陈建辉. 加强大学生敬业观培育的探讨——基于敬业观理论的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 2017, 35(5): 15-18. |
[7] |
李 波 毛宇飞.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探析[J]. 中国林业教育, 2017, 35(3): 41-44. |
[8] |
潘明珠 姜 东 徐信武 黄润州. 以教学研相结合促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6): 7-11. |
[9] |
王 军 赵 璐.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主观需求的调查与分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6): 11-16. |
[10] |
宗 诚 王 欢 渠 畅 李 浩 白 金.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影响——以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6): 20-22. |
[11] |
马 宁 石秀庆 陈中泰. 社会网络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求职信息传播特征及对策分析——基于对北京林业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6): 30-35. |
[12] |
吕萌荔 聂小军 宋卫宁. 浅析大学生创新项目对创新思维培养的作用[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3): 7-9. |
[13] |
李 军 陆 惠 张卫民. 微信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3): 13-17. |
[14] |
匡 阗 陈 珂 董凤丽 马发旺 谷晓萍. 高校德育创新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研究——基于沈阳农业大学大学生信仰现状的调查[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3): 21-25. |
[15] |
焦科1王琦2李斌3张丽敏2夏芸枫3. 农林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韧性特征的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2): 1-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