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学生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为例 |
马静, 任忠诚, 孟秋实 |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 北京 100083 |
|
|
摘要 在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日益受到重视,其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也更加突显。为此,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参与生态环保类活动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环保价值发挥、学生自身科学性、响应地方需求、与时政有机结合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在环保实践活动科技含量的提升方面;在育人效果方面,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情怀和组织协调能力的效果显著,培养学生了解社会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效果较为明显,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素养的效果有限,增强学生写作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效果较差。根据调研结果,目前开展大学生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单一、与专业学习缺乏结合,各类型活动的举办频次不均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参差不齐”,活动的普及率和参与度有待提高。二是活动的管理不到位、运行机制不畅,开展活动所依托的各类平台在沟通的有效性和顺畅度方面尚需提升;活动指导以校内教师为主,社会机构参与和重视不够且与高校间未建立完备的合作机制;活动开展情况的考核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学生在环保实践中“知行不一”,活动的育人实效欠佳。三是活动的保障力度不够,活动经费以学校和学院提供为主且不稳定,社会组织和相关企业投入的较少;而且社会组织和相关企业在参与活动指导和与学校共建活动基地方面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公益性作用。为此,提出完善和促进大学生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对策。一是积极探索活动内容的创新路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及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科学融合,赋予环保实践活动以思想政治教育属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探索科学合理的活动组织运行和管理路径,建立健全各级组织管理机构,对活动的指导思想、实施方案和步骤内容、工作职责要求、专项经费划拨、指导教师队伍和实践基地的建设、活动开展情况的考核等做好顶层设计;探索开展社团化、立项制的大学生环保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环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探索实行多种形式的导师制,同时辅以建设多元化指导教师队伍并加强队伍管理和激励。三是探索校地合作建设活动基地的路径,结合国家和行业需求,依托校院原有合作单位,遵循互惠共赢原则,建立稳定的大学生环保实践活动示范基地,为推动活动开展的长期化和制度化提供基础性保障。四是探索多渠道且稳定的活动资金保障路径,学校在设置专门活动经费的同时,通过加强与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开展互惠共赢的合作,以及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生态环保类科研项目,多渠道获取活动经费支持。五是探索多元化的活动绩效考核评价路径,创新和丰富活动开展成果的认定方式和标准,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将活动受欢迎程度的线上线下调查结果纳入考核评价参考范围;重视和规范对学生参与活动情况的综合评价;建立和完善针对活动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
|
|
关键词 :
大学生,
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
问卷调查,
内容,
管理,
经费,
考核
|
|
基金资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北京林业大学)2020年高校实践育人课题“大学生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育人效果分析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JYR2008。 |
[1] |
胡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历程、价值意蕴与发展趋向[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07-111.
|
[4] |
谢东宝.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培育途径探析[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7-60.
|
[3] |
陈七三.论新时期大学生环保意识及行为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14(10):77-80.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EB/OL].(2021-01-22)[2021-06-08].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15/202101/t20210122_818385.html.
|
[1] |
许子乾.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教务管理系统设计[J]. 中国林业教育, 2024, 42(2): 11-17. |
[2] |
李海亮, 蔡立群, 路永莉. 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4, 42(2): 30-34. |
[3] |
闫小莉, 曲鲁平, 詹丽玉, 张玮尹. 林学(森林康养方向)专业“森林康养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4, 42(1): 65-70. |
[4] |
刘桂玲, 王美丽, 沈钊.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网络阵地建设的路径探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4, 42(03): 22-25. |
[5] |
靳红, 罗建峰, 陈长友. 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西部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届西部就业毕业生的调查[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6): 1-6. |
[6] |
柴田, 王磊, 郭萍, 姚晓霞. 高校校本培训团队建设的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6): 7-11. |
[7] |
李会平, 黄秋娴, 苏筱雨. 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专业认可度分析及应对措施——以河北农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4): 1-8. |
[8] |
李若愚, 曲丹, 齐飞, 孙德智. 高校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4): 13-16. |
[9] |
陈仲.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林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4): 63-68. |
[10] |
杨伶, 王金龙.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路径研究——基于四轮学科评估数据的分析[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3): 29-34. |
[11] |
王艳梅, 毕会涛, 张志华, 刘震. 林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应对措施——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3): 35-40. |
[12] |
漆建波. 高等林业院校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3): 66-70. |
[13] |
邵伟丽, 楼红旗, 王静, 徐丽华. 人居环境类专业模型实验室的建设实践——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1): 1-5. |
[14] |
林善枝, 修宇, 侯佳音, 张柏林.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1): 27-31. |
[15] |
柯水发, 纪元, 温亚利, 孔祥智. 新时代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拓展[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1): 32-3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