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课程思政的教学逻辑与发展路径 |
王华, 殷旭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
|
|
摘要 随着《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出台,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社会建构主义作为建构主义的一个理论分支,其学习理论提出的主体论的知识观、实践本位的课程观、情境化的教学观等3个重要观点,提供了知识学习赖以依托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框架,对指导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因此,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学生声音缺失、参与度不高,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满意度和认同感以及在学习中的获得感有待提升等问题,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学生"学"的角度,对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逻辑进行分析,设计了包括引入、交互、选择、践行等4个环节的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型。首先将公共知识的引入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起点;然后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社会交互活动完成知识的集体化学习,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不断重构而走向新的理解进而完成知识的个体化成长;最后从认知走向实践,学习者通过"实践—反省"的循环往复完成个体知识的生成。基于此,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师角色等3个维度深入探究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实效的途径。一是统整多学科知识,强化各科知识的联结性,改进平面教学模式,构建更具生活化和综合化、更开放的立体教学模式。二是通过情境、对话、意义的建构,完善"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三是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在引领高质量的课堂学习、创造公平的学习机会、确定体现多元价值的学习成就评估数据、关照学生的个体经验等方面,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
|
关键词 :
社会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
课程思政,
教学逻辑,
发展路径
|
|
基金资助: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四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SGH20Y103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教改项目:"四位一体"项目式教学法在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Y1903192。 |
[1] |
赵志伟.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脱嵌性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20(4):88-92.
|
[3] |
郭裕建."学与教"的社会建构主义观点述评[J].心理科学,2002(1):104-106.
|
[5] |
肯尼思·格根.关系性存在:超越自我与共同体[M].杨莉萍,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17:73.
|
[7] |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3):46-50,72.
|
[9] |
钟丽佳,盛群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之科学性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6(10):22-28.
|
[10] |
许甜.从社会建构主义到社会实在论:麦克·扬教育思想转向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78.
|
[12] |
龚亚夫,罗少茜.课程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任务型语言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3(1):49-53.
|
[14] |
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J].教育研究,1999(5):56-60.
|
[6] |
林美,谢少华.教育质性研究的批判实在论取径初探——兼论解释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J].比较教育研究,2020(10):99-105.
|
[8] |
武文菲.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实效性探讨[J].高教学刊,2019(6):155-157.
|
[4] |
刘保,肖峰.社会建构主义——一种新的哲学范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20-232.
|
[15] |
胡继渊.学习社会建构主义教育思想 深化课程改革[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5):46-49.
|
[11] |
文雯.把教育带回来——麦克·扬对社会建构主义的超越与启示[J].教育研究,2016(3):155-159.
|
[2] |
高盼望.社会建构论解释教学现实的意义与限度[J].电化教育研究,2014(9):34-38.
|
[13] |
颜士刚.论科学教育发生的哲学基础[J].基础教育,2016(5):14-21.
|
[1] |
王玉玉, 雷光春, 马静.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水生生物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3): 31-33. |
[2] |
赵伟, 郝振萍. 家国情怀融入“植物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3): 34-37. |
[3] |
闫琰. “森林生态学”课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3): 42-46. |
[4] |
张广奇, 齐新民, 韦小丽, 郭其强, 谭伟. 林学专业“林业经济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以贵州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3): 64-67. |
[5] |
李耀明, 苏德荣, 纪宝明. “R语言数理统计”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2): 20-23. |
[6] |
范春雨, 高露双, 张春雨. “森林经理学”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2): 24-26. |
[7] |
张璐, 穆守媛, 丁晨旸, 朱春福, 王崑. “风景园林生态学基础”课程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2): 27-30. |
[8] |
田浩, 李悦昕.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融合性课程思政体系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1): 28-31. |
[9] |
赵杏花, 高永, 杨光, 彭静, 左合君. 高等农林院校专业基础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以“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04): 30-36. |
[10] |
李凌超, 程宝栋, 李芳芳. “微观经济学”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04): 36-40. |
[11] |
黄雅静, 田阳, 李红军. 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线性代数”课程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04): 40-45. |
[12] |
朱洪强, 邬梦莹.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风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6): 25-27. |
[13] |
朱震锋, 朱洪革, 万志芳.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林业政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及启示[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6): 28-34. |
[14] |
杨蕊, 黄润州, 冒海燕. “人造板工艺学”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6): 35-40. |
[15] |
李龙, 史倩倩, 李周岐. “遗传学”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4): 10-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