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教育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中国林业教育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出版工作流程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8年 36卷 2期
刊出日期:2018-03-20

论文
论文
 
 
       论文
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本科生教学信息接收程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马 宁 王 静 亓 越
DOI:
大学本科教育的教学方式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对课堂信息的接收程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本科生课程的问卷调查,应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影响本科生对教学信息接收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行为意向对信息接收有正向影响,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态度与感知行为控制互相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分别从行为意向、学习态度、感知行为控制等方面提出提高本科教学信息接收程度的建议。
2018 Vol. 36 (2): 1-5 [摘要] ( 91 ) HTML (1 KB)  PDF (1192 KB)  ( 132 )
6 高等农林院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践探索——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
安 勇 李晓灿
DOI:

培养高质量人才、办好大学,教学至关重要。教育者的本分就是教学。对高校而言,要回归教学这个本分,提高教学水平,起点和关键都在本科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就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更谈不上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人才。因此,东北林业大学紧紧围绕“育人”这一核心任务,始终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并将其贯穿于学校改革发展的始终,在彰显先进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完善评估与监控,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拓展国际交流空间,形成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格局;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8 Vol. 36 (2): 6-10 [摘要] ( 157 ) HTML (1 KB)  PDF (811 KB)  ( 168 )
11 林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董玲玲 李江婧 韩海荣 田呈明
DOI:
实验教学中心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北京林业大学林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林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措施。按照“资源整合、优势共享、高效配置、管理有效”的建设原则,完善林学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体系、整合实验室配置、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提升实验仪器设备的共享水平、加强实验专职人员队伍的建设。建设后的林学实验教学中心完善了实验室管理体系,提高了实验资源的共享水平,增强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2018 Vol. 36 (2): 11-13 [摘要] ( 127 ) HTML (1 KB)  PDF (487 KB)  ( 126 )
14 研究生与本科生党支部建设的比较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房 薇 李 军 李 璐
DOI:
随着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为此,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研究生党支部与本科生党支部建设情况、党支部成员思想动态情况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对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党支部成员的党性修养有待提高;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在整体上不如本科生党支部;党支部开展活动的丰富性对本科生党支部的建设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没有影响;党建制度越健全,发展党员流程越规范,学生党支部建设质量越高;党支部书记在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发挥着显著作用;对外沟通对本科生党支部建设有显著影响,而对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影响不显著。基于此,提出加强研究生和本科生党支部建设的措施,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党支部都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研究生党支部开展的活动应适合研究生党员的特点并注重提升其综合素质、加强研究生和本科生党支部书记综合能力的培养、吸纳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参与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等。
2018 Vol. 36 (2): 14-20 [摘要] ( 176 ) HTML (1 KB)  PDF (1184 KB)  ( 97 )
21 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闫东锋 毕会涛 李继东
DOI:
根据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及现代林业对林学专业人才的客观需要,河南农业大学对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实践探索。第一,把握林学特色专业教育教学规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做好专业特色凝练,提出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和途径。第二,拓展专业办学方向,优化林学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一是根据现代林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开设林业信息化、自然资源管理和城市林业等专业方向;二是完善“3+1”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实施《林学学术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林业工程师培育计划》,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以核心课程为抓手,完善林学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并加强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建设。第四,以能力提升为导向,通过实施“导师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组建学生创新训练兴趣小组等,逐步形成“教”与“学”循环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通过重点开展林学特色专业综合实习改革、构建以核心知识为链条的林学特色专业综合实习模式、建设高标准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等,提升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六,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核心课程,组建林学特色专业教学团队。
2018 Vol. 36 (2): 21-25 [摘要] ( 185 ) HTML (1 KB)  PDF (859 KB)  ( 106 )
26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林业工程学科的发展与建设——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张文博 田芝凡
DOI:
我国于2015年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吹响了中国冲刺高等教育强国的号角。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对林业工程学科的发展与建设进行了研究探讨。在对林业工程学科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提高科研水平是打造一流学科的关键,从而为林业工程学科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同时,从一流的本科教学质量需以一流的师资团队为基础、一流的人才培养需以一流的教学思想为指导、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石、一流的科研成果是一流学科的主要指向、一流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水平是一流学科的重要标志等5个方面,提出林业工程学科建设的思路,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立足学科优势,发掘专业特色;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展人才培养的途径;凝练学科方向,加强标志性战略人才的培养;完善科研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等建议措施。
2018 Vol. 36 (2): 26-30 [摘要] ( 112 ) HTML (1 KB)  PDF (892 KB)  ( 123 )
30 “土壤健康与修复”研究生课程的建设
李素艳 孙向阳 于 鑫
DOI:
“土壤健康与修复”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土壤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课程。针对课程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首先应优化教学内容,使之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其次,在采用先进的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结合板书教学,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同时增设课堂讨论环节,进行师生角色互换,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利用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土壤修复实例展示土壤的修复技术;第四,改进课程考核方式,使其更具公平性。课程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逐年上升。
2018 Vol. 36 (2): 30-32 [摘要] ( 149 ) HTML (1 KB)  PDF (531 KB)  ( 105 )
33 “高等有机化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韩春蕊 宋先亮 段久芳
DOI:
课程教学改革是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的保障,也是培养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研究型创新人才的保障。“高等有机化学”是农林院校林产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以北京林业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为例,通过分析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和课程培养目标等,归纳了课程教学存在的学时少、学生专业背景差距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首先要合理规划教学内容,采用抽主线的方法精简教学内容、引入生活实例和科学发展前沿案例及辅助设计性实验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奠定研究性教学的基础;其次,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以学科前沿性专题讲座、“第二课堂”及多师联合授课等方式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第三,以多种考核方式来检验教学改革效果。北京林业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改革后,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现了林产化工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018 Vol. 36 (2): 33-36 [摘要] ( 173 ) HTML (1 KB)  PDF (1185 KB)  ( 118 )
37 高等农林院校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课程为例
刘先 王玉哲 陈灿 范海兰
DOI:

高校实施双语教学是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和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双语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都面临很多问题和存在一些争议。高等农林院校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专业词汇积累量少;二是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参与度不高。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高等农林院校双语教学改革首先应重视教学设计,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其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保障水平。基于此,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在“生态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中,针对生态学学科的特点,以完善教学设计和加强教学保障为出发点,合理选择教材,重视案例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018 Vol. 36 (2): 37-40 [摘要] ( 117 ) HTML (1 KB)  PDF (745 KB)  ( 130 )
41 基于翻转课堂的“生态水文学”课程全英文教学改革
陈立欣 张志强 程金花 贾国栋
DOI:
“生态水文学”专业课程实行全英文教学,存在着许多困难,如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较慢,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全英文教学中的问题,对“生态水文学”课程进行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探索。通过课上课下教学环节,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综合能力,增进了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团队协作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2018 Vol. 36 (2): 41-43 [摘要] ( 156 ) HTML (1 KB)  PDF (514 KB)  ( 106 )
44 Matlab软件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董灵波 刘兆刚
DOI:
随着3S技术及其产业的快速发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变得尤为迫切。“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是地理信息科学(GIS)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GIS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课程理论性强,学生体验感差”“依赖现有软件,适应能力不足”“编程会而不精,缺乏实践能力”等问题,探索了成果导向教育在该课程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首先,根据就业市场需求采用反向设计原则明确该课程的学习成果,强调对学生应用编程思维实现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能力的培养;其次,根据该课程知识体系特点,将其归纳为4个教学模块、11个教学章节,并进一步明确各教学模块的授课内容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预期;第三,以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能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为主线,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科研教学方面探索提升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第四,该课程考核方式由单一的知识体系考试型向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综合评价上转变,突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以及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等特点。教学改革实践表明,“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学生应用编程思维实现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能力。
2018 Vol. 36 (2): 44-48 [摘要] ( 109 ) HTML (1 KB)  PDF (817 KB)  ( 105 )
49 “土壤学野外实习”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张璐 孙向阳
DOI:
“土壤学野外实习”是林业高校林学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针对传统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陈旧、实习课时不足、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不同步、缺少探索性实习、课程实习考核形式单一、师资配比不足等问题,探讨了“土壤学野外实习”课程改革的措施:首先在保留传统的基础性野外调查的前提下,增加了探索性实习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加强野外实习与室内实验的有机结合,将室内实验教学适当穿插在野外实习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野外实习效果,还可以弥补原有野外实习教学课时少的不足;第三,完善课程考核体系,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标准,使考核内容贯穿于野外实习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提高青年教师野外实习的教学水平,规范学生野外实习的管理。“土壤学野外实习”课程改革后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实现了课程考核的科学化,提升了“土壤学野外实习”课程的教学质量。
2018 Vol. 36 (2): 49-52 [摘要] ( 188 ) HTML (1 KB)  PDF (745 KB)  ( 129 )
52 面向本科生的“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刘效东 苏艳 李吉跃
DOI:
园林生态学作为新兴的园林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以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建造园林、美化环境的实践性学科,探讨“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有利于促进园林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对生态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为培养具备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能力的园林专业人才奠定基础。从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国内有关“园林生态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经验,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基于“园林生态学”的学科交叉性、综合性以及实践性特征,提出“优化课程教学素材、丰富课程教学形式以及建立多形式的课程综合考评方法”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2018 Vol. 36 (2): 52-55 [摘要] ( 113 ) HTML (1 KB)  PDF (709 KB)  ( 86 )
56 “理论—实践—创新”三级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插花艺术”课程为例
文书生 田如男
DOI:
插花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针对“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特点,总结了现行教学的不足,如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以及缺乏创新教学环节等。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首先教学改革应依据教育心理学原理的遵循性原则、教学内容与结构的针对性原则、教育手段与方法的适用性原则,以此为基础,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三级教学模式。“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应精简理论教学,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其次要强化实践教学,改良实践教学环节;第三要活化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第四应进一步改革课程考核机制,以保障新教学模式的有效施行。从教学改革效果看,“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激发了学生学习插花艺术的热情。
2018 Vol. 36 (2): 56-59 [摘要] ( 95 ) HTML (1 KB)  PDF (771 KB)  ( 77 )
60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课程考核模式的实践探索——以“风景名胜区规划”课程为例
陶一舟1,2 金敏丽1 陈楚文1
DOI:

“风景名胜区规划”是风景园林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针对现行课程考核存在的考核模式不合理、考核形式单一、考核问题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探讨了基于过程性评价的课程考核方式,强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以浙江农林大学开设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课程为例,提出了基于过程性评价的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措施:首先应确立多元化的考核内容;其次应对个人与团队进行综合性考核;第三,建立阶段成果考核的反馈机制;第四,增加学生课程作业综合汇报环节。通过教学改革,学生对课程的的满意度不断增加,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2018 Vol. 36 (2): 60-63 [摘要] ( 76 ) HTML (1 KB)  PDF (736 KB)  ( 71 )
63 以培养设计思维为目标的“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改革
高晖 杨东
DOI:
“设计表现技法”是风景园林、园林、城乡规划等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设计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过渡阶段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针对“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与其他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学生缺少学习兴趣等问题,提出了以培养设计思维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首先,加强设计基础知识的讲解;其次,创新课程的练习方式;第三,增加案例教学;第四,利用新媒体技术展开教学。课程教学改革后,提升了学生设计的表现水平,增加了与相关专业课程的衔接,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018 Vol. 36 (2): 63-65 [摘要] ( 94 ) HTML (1 KB)  PDF (480 KB)  ( 94 )
66 “农林气象学”课程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初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严菊芳 张丁玲 穆婉红 刘淑明
DOI:
“农林气象学”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拓展性,单凭传统的课堂讲授完成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农林气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气象学实验、教学实习与教材内容各自独立,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教学科研平台的课程改革措施,阐述了该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过程及应用效果。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科研平台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意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8 Vol. 36 (2): 66-69 [摘要] ( 132 ) HTML (1 KB)  PDF (662 KB)  ( 107 )
70 中美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学科为例
王海燕 皮婧文 王春旭
DOI:
在“新工科”理念的指导下,为了进一步完善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学科的建设,帮助教师提高研究生教学的质量,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3种方法,分析了包括北京林业大学在内的6所国内高校以及美国4所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现状,以及各高校间的课程体系框架结构、构成内容、培养方法及目标、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异同,并针对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学科提出如下建议:①与国内高校相比,应坚持并落实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目标,适当增加专业课程,扩大学生的选择余地;②与国外高校相比,应在知识类课程上增加硕士研究生做研究时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的课程,同时加强学院间的联合办学,充分实现学科融合。
2018 Vol. 36 (2): 70-74 [摘要] ( 151 ) HTML (1 KB)  PDF (846 KB)  ( 89 )
74 有关商务实地案例开发的探讨——基于对哈佛商学院教学案例开发的借鉴
付亦重 万璐
DOI:
随着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涵盖丰富知识点的教学案例在我国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我国的实地案例开发起步晚,实地案例数量难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而且实地案例开发经验仍然不足。目前,世界各国商学院使用的教学案例有80%来自哈佛商学院。哈佛商学院教学案例开发主要具有以下特点:案例开发与科研活动并举,互为促进;案例类型多样,包括实地案例、“图书馆”案例、“空想”案例、科研型案例、多媒体案例等;案例开发采取多种方式;案例研发的经费来源多样化,教师无经济压力;利用庞大的校友会资源支持案例开发。特别是哈佛商学院在实地案例开发方面历史较长,开发经验丰富,模式成熟。哈佛商学院实地案例的开发过程包括:实地案例要点的构思,即提出问题;实地案例信息的搜集,即决策背景的阐释;实地案例的编写,包括实地案例的教案和附录等内容;实地案例信息披露规则的落实,即编写之前达成信息披露协议、编写过程中对敏感信息进行必要的伪装等。这都对我国商务实地案例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针对我国商务实地案例开发知识基础与平台较为完备、案例主体丰富但决策型案例比重偏低的实际情况,我国高校应积极鼓励校企合作开发商务实地案例,并对教师加强相应的培训;应组织企业人员观摩实地案例教学课堂,以提高重视度;应引导教师自主进行实地案例开发,以丰富职业生涯;应指导教师将实地案例开发与科研工作结合起来。
2018 Vol. 36 (2): 74-78 [摘要] ( 148 ) HTML (1 KB)  PDF (902 KB)  ( 73 )
版权所有 © 2013《中国林业教育》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北京林业大学148信箱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62338090、62338397 E-mail:kongyan@bjf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