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四史”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究 |
杨鹏, 周钰婷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
|
|
摘要 "新文科"建设是指改革现有人文社会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不断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实现培育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新文科"建设的提出促使专业课程教学急需在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出创新。近年来,随着国家领导人的不断重视,"四史"教育逐渐进入高校课堂教学之中。将"四史"知识有机融入高校专业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强化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同时,"四史"元素不仅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也推动专业课堂变成"四史"与专业课程无缝衔接的金课,形成协同育人效应。目前,"四史"教育作为"加强政治引领"的重要内容在融入高校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融入内容缺乏多样化、融入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僵化、教师能力欠缺等问题。这些突出问题无疑会导致"四史"教育在融入专业课程中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必须合理规划专业课程中的"四史"教育内容,加快完善"四史"教育教学机制,加强专业课程教师的"四史"培训,健全课程评价体系,以此实现"四史"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通过改革创新"四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具体路径,专业课程的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对专业课程与"四史"知识的认同度明显增强,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为"新文科"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的研究与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
|
关键词 :
新文科,
"四史"教育,
高等院校,
专业课
|
|
基金资助: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2021年研究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农林高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1-NLZX-YB3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立德树人背景下农林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Y190201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四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Y2103028。 |
[1] |
张雷生,魏莲莲,袁红爽,等.我国新文科建设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瞻望[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2):39-55,142.
|
[2] |
吴岩.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1):5-11,141.
|
[3] |
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0(5):4-8.
|
[4] |
新华网.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EB/OL].(2021-02-20)[2022-05-10].http://cpc.people.com.cn/n1/2021/0220/c64094-32032918.html.
|
[6] |
宋俭,廖玉洁.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0(7):24-29.
|
[5] |
王一安,王福兴.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意义、内涵、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3):130-135.
|
[7] |
赵卯生.新时代持续推进"四史"教育的科学路径[J].人民论坛,2021(5):62-64.
|
[1] |
杨江涛, 李利敏, 王磊, 耿楠.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课程在线考核的设计与实施[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5): 6-9. |
[2] |
张慧玲, 周晓光. 高校科研管理效能提升路径的探析[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5): 19-24. |
[3] |
姚立健, 金春德, 李光耀, 张晓春.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以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3): 21-25. |
[4] |
梁艳春, 郅红, 杨晓霏. “实用英语视听说”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3): 71-75. |
[5] |
王云奇, 冯永忠. 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本科生教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1): 15-18. |
[6] |
李春英, 王志新, 张天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04): 11-16. |
[7] |
赵玥, 赵燕东, 陈锋军, 韩巧玲, 颜小飞. 专业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以“计算机图像处理”课程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4): 23-27. |
[8] |
沈一岚, 徐迎寿, 马静. 高等院校二级学院提高安全管理能力的实践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3): 33-36. |
[9] |
吕月玲, 赵延安. “水土保持林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1): 26-29. |
[10] |
雷秀雅, 彭越, 于仕兴, 田浩. 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素质培养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以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专业课程为样本[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05): 21-25. |
[11] |
陈为德, 陈祖建, 杨帆. 艺术设计专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5): 22-25. |
[12] |
陈平. 高等院校林学专业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的探索——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4): 24-27. |
[13] |
修新田, 龙军, 傅群兰, 林克显. 高等院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思路的探讨——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6): 1-5. |
[14] |
严菊芳, 刘淑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以“农林气象学”课程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01): 27-32. |
[15] |
贺超, 刘靖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5): 31-3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