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近代中国林学留学生与林业高等教育的发展 |
戴磊 |
南昌大学历史系, 南昌 330031 |
|
|
摘要 中国近代林业高等教育是在移植西方林业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本土化的实践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归国林学留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他们不仅是近代中国各高校森林系科的师资骨干和林学领域的科研主力,还是林业教育管理和发展的中坚力量。近代中国林学留学生以执教中国林业教育为志业,充分发挥在西方国家高等院校科层制的了解、先进林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西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熟悉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了各高校森林系科的创建,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搭建起了培养林业人才的平台,直接推动了我国林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以人才流动的方式将林业高等教育的种子播撒到全国的不同地区和高校,逐步建立了近代林业高等教育体系。近代中国林学留学生在主持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之外,以推动林学学科本土化建设为要义,通过课程建设以及教材和参考书籍的建设,建构了本土化的林学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为林学内部各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近代中国林学留学生不仅培养了大批林学人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林业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通过成立相关研究机构、构建本土科研基地,创建专业学会、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主持科研事业、适应国家需要等途径,带领和推动林业科学研究走上正轨,从而使中国近代林业教育摆脱了落后状态,逐步建立起了体制化、本土化的林业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了林业高等教育对林业发展的价值。
|
|
关键词 :
近代中国,
林学留学生,
林业高等教育,
林学学科,
课程,
教材,
科学研究
|
|
基金资助: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中国林学留学生与林业高等教育的发展”,项目编号LS20203。 |
[1] |
汪向荣.日本教习[J].社会科学战线,1983(3):335
|
[2] |
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26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中国林业的开拓者——梁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17
|
[4] |
《梁希纪念集》编辑组.梁希纪念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74-75
|
[7] |
中央大学农学院.中央大学一览第六种:农学院概况[M].1930:12-16
|
[9] |
金陵大学.院闻:森林系消息[J].农林新报,1931(26):11
|
[10] |
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室.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概况[M].南京:金陵大学,1933:129-135
|
[11] |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科目表[M].上海:正中书局,1940:138-141
|
[12] |
凌道扬.近年来中国林业教育之状况[J].真光,1927(6):6-7
|
[15] |
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458
|
[17] |
陈启岭.我国当前的林学研究与林业人才[J].农业推广通讯,1944(9):52.
|
[18] |
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213.
|
[6] |
中央大学农学院.农学院森林科消息[J].中央大学农学院旬刊,1931(67):11
|
[14] |
蔡元培.蔡元培文集[M].北京:线装书局,2009:235
|
[8] |
金陵大学.金陵大学农林科课程概要[M].南京:金陵大学,1929:29-32
|
[16] |
中国林学会.中国林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专集(1917-1987)[G].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34-35
|
[5] |
黎集.中国森林学导师——梁希先生[J].科学时代,1948(5):17
|
[13] |
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工作摘要[J].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系讯,1941(6):3
|
[1] |
谢屹, 吴娟, 侯一蕾, 温亚利.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留学生课程教学改革——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2): 21-24. |
[2] |
林宇, 詹硕. 依托中外合作办学探索林业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途径[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2): 25-28. |
[3] |
樊路青, 刘雯雯, 王印. “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基于北京林业大学MBA项目学生知识隐藏行为的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2): 43-49. |
[4] |
史雪松, 霍光青, 郑嫦娥.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工程图学A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2): 65-68. |
[5] |
张瑜, 王鹏程, 滕明君. 生态建设背景下“林业遥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2): 73-75. |
[6] |
吕月玲, 赵延安. “水土保持林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1): 26-29. |
[7] |
栾晓峰, 王贺崐元. “国家公园”课程教学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1): 59-61,62. |
[8] |
周波, 陆俊, 钟海雁. “森林食品加工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1): 62-65. |
[9] |
李若愚, 曲丹, 孙德智, 王毅力. “水质工程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1): 69-71,72. |
[10] |
张志翔. 在“金课”建设中充分发挥高校教研室作用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6): 7-12. |
[11] |
徐斌, 郑宏兵, 吕黄飞. “木材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6): 17-20. |
[12] |
孙景荣, 段海燕.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途径——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6): 21-24. |
[13] |
李建强, 王楠, 徐基良.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动物行为学”课程建设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6): 65-68. |
[14] |
曲丹, 邱斌, 刘永泽, 李若愚. “科研反哺教学”理念在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贯彻落实——以”污染水体修复技术与工程”课程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5): 30-33. |
[15] |
刘昌勇, 玉宝, 潘世英, 方怀龙. 林业急需和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课程建设初探——以”林业新兴产业发展技术高级研修班”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5): 37-4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