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风景园林综合实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为例 |
罗媛媛1, 张亚琼1, 周湛曦2 |
1.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长沙 410128; 2.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长沙 410128 |
|
|
摘要 "风景园林综合实习"是风景园林专业必修的专业实践课程。其课程教学目标一是要验证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二是让学生接受先进的园林设计理念并紧跟行业的发展,三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针对"风景园林综合实习"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实习地点更新缓慢、教学方法单一、现场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和实习时间长导致学生产生疲倦感等问题,探讨了"风景园林综合实习"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首先,应适时更新实习地点。在传统实习的基础上,对实习地点进行适时调整,采取教师组织集中学习、学生自主参观学习和自主选择性参观学习3种实习方式。其次,布置实习前的预习作业。在综合实习开始前,教师根据实习地点的类型和学习目标,为学生布置不同形式的预习作业,这将有助于学生在实习前对实习地点、方式、目标和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可以提早进入实习状态。最后,科学设置实习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挖掘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后,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实习积极性和良好的实习纪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
|
|
关键词 :
风景园林,
综合实习,
教学改革
|
|
基金资助: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2015年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园林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编号DFTSZY201501。 |
[1] |
王云才,王敏.图式化与言化教学:西蒙·贝尔与安妮·斯派恩的风景园林教育观[J].中国园林,2014,30(5):115-119.
|
[2] |
伊丽莎白·伯顿,奇普·沙利文.图解景观设计史[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3.
|
[3] |
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
[1] |
唐晓岚, 熊星, 吴荣. 以主创设计师能力要求为导向的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2): 29-34. |
[2] |
陈志彦, 梁益梦, 刘元.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2): 39-41. |
[3] |
张娟, 肖亦敏, 陈展川, 侯则红. “植物造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海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2): 56-59. |
[4] |
郝红科, 赵鹏祥, 毛晓利. 林学专业“GIS导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2): 59-62. |
[5] |
张海燕, 陈志泊, 徐艳艳.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1): 45-48. |
[6] |
金灿灿. “心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1): 52-54. |
[7] |
赵长林. “菌物学”课程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1): 59-62. |
[8] |
李春涛, 郑宏兵.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风景园林综合实习”课程教学的优化——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1): 66-69. |
[9] |
叶郁. 基于乡村建设项目开展“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实践教学[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1): 70-73. |
[10] |
林辰松, 陈泓宇, 索筠博, 闫佳伦. “一带一路”风景园林国际硕士班“地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基于体验式教学[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6): 29-33. |
[11] |
刘毅, 郭洪武. 住宅产业化背景下“室内装饰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6): 37-40. |
[12] |
孟京辉, 向玮. “森林经理学综合实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6): 41-44. |
[13] |
吕兆林, 李林竹, 袁玮琼, 武艺, 韩雪. 高等林业院校“仪器分析”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5): 51-54. |
[14] |
解小莉, 吴养会. 提升数学公共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与实践——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5): 59-62. |
[15] |
张晶晶, 吴晓华, 赵宏波. 中美两国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现状的比较分析——以浙江农林大学与密西西比州立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5): 73-7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