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教育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中国林业教育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出版工作流程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8年 36卷 1期
刊出日期:2018-01-15

论文
论文
 
 
       论文
1 基于数据分析的高校学生评教实证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
郭娟
DOI:

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教师教学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学生评教中普遍存在分数虚高、学生倦怠、教师缺位等问题。基于南京林业大学学生评教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学生评教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学生评教数据与课程类别、教师职称和性别、学生专业和年级相关性显著,而与参评人数和学生所在学院不相关。为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需要明确评教目的、精心设计评教制度、科学制订评价标准和规范实施过程。

2018 Vol. 36 (1): 1-4 [摘要] ( 185 ) HTML (1 KB)  PDF (790 KB)  ( 177 )
5 学生科研团队构建的探讨——以南京林业大学“小花园”建造竞赛学生团队为例
范榕1 马平1 王浩2
DOI:
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协同创新精神,科学地组建学生团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总结出“小花园”学生团队的特点,解析出团队规模、性别构成、专业背景、学历背景、生源地(民族地域)、性格特征、跨国籍文化和不同能力共8方面团队构建内容,提出团队的规模、专业背景的互补和学生自身背景差异3个团队构建策略,以及学生团队成功构建的4个社会价值。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小花园建造竞赛成功举办了11届,实践证明,以品牌专业和优势学科为依托,通过因材施教、科学组队、良好沟通,建立的教师指导下的多种多样的学生团队是行之有效的构建模式。
2018 Vol. 36 (1): 5-9 [摘要] ( 143 ) HTML (1 KB)  PDF (894 KB)  ( 109 )
9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
谭 祎 蔡 如 刘小冬 郭春华
DOI:
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探讨了风景园林产业的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包括明确培养目标、调整教学思路、实施“211”培养模式、按职业能力设置专业课程、根据培养方向搭建模块化课程平台、针对工作实际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教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明确了专业学习方向,拓展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2018 Vol. 36 (1): 9-12 [摘要] ( 183 ) HTML (1 KB)  PDF (719 KB)  ( 124 )
13 非艺术类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创新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王瑾
DOI:
在新媒体变革与社会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新需求的推动下,非艺术类院校视觉传达专业教育急需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模式。北京林业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不断探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技能为核心、人文素质为基础、绿色生态设计为特色的教学路径。首先,改变传统的以技艺为本的教育观念;其次,制定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第三,设置多学科相交融的课程体系;第四,强化项目教学;第五,培养具有艺术设计专业背景的教学管理人员,逐步走出一条具有非艺术类院校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之路。
2018 Vol. 36 (1): 13-16 [摘要] ( 112 ) HTML (1 KB)  PDF (1201 KB)  ( 105 )
1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党晓宏1,2 高永1 蒙仲举1 左合君1 杨光1
DOI:
培养和提升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深基础、宽口径、能力强”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回顾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创办历史,分析了该专业存在的实验设施落后、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过于单一、实践教学基地过于偏远、毕业实习流于形式等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方法及具体措施,对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的质量、加强和深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8 Vol. 36 (1): 17-19 [摘要] ( 123 ) HTML (1 KB)  PDF (567 KB)  ( 95 )
20 基于混合驱动的本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系统的构建与应用——以北京市某大学为例
崔晓晖1张戎2陈俊生2齐建东1
DOI: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结果是优化高校现行本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依据。以北京市某大学为例,利用已有教学评价数据分析现行本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是该校教评中心的年度业务需求之一。基于此,尝试借助信息化技术对本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索。首先,基于混合驱动的数据分析模式,对本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归纳,并明确了系统构建的总体框架。其次,对本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系统采取的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最后,应用构建的本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系统对该校2011—2014年的本科教学评价数据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该校采用的本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在效度方面应根据学生班级规模不同等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教学评价指标权重分配方案,以便获得更具辨识能力的本科教学评价结果。
2018 Vol. 36 (1): 20-24 [摘要] ( 137 ) HTML (1 KB)  PDF (950 KB)  ( 90 )
25 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探析——基于团属微信公众平台建设
刘丽萍 李军
DOI:

网上共青团建设是新形势下共青团改革的重要内容,团属微信公众平台是网上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主要平台之一。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研究对象,首先调查了大学生使用微信和关注公众平台的最新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思想受到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团属微信公众平台因其独特性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高校学生对团属微信公众平台期待值较高,同时他们也是团属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者和受益者。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加强网上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对策:首先各高校应重视团属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其政治思想引领的作用;其次要丰富团属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关注度;第三要强化团属微信公众平台对学生个人微信公众平台的引导,关注学生的思想和需求。各高校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需求、保持学生用户的黏度,从而实现政治思想的引领,提高政治思想引领的实效。

2018 Vol. 36 (1): 25-28 [摘要] ( 103 ) HTML (1 KB)  PDF (757 KB)  ( 83 )
28 提升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途径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
高云1刘洋1郑曌2迟道才1高华1
DOI:

研究生综合素质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命题,是新时期社会压力转移对研究生教育的呼唤,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对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途径进行了探索。一是搭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平台,包括结合研究生特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入党员教育考核机制,强化政治理论的引领;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强化研究生廉洁意识。二是搭建学术能力培养平台,包括创建学术演讲大赛平台,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搭建英语口语大赛平台,提高研究生的思辨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构建仪器技能培训平台,提高研究生的实验技能和专业技术;建设“学术交流超市”,实现研究生的自我教育。三是搭建职业能力培养平台,包括创建“职等你来”模拟面试平台,培养研究生的社会适应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培训和就业培训活动,强化研究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注重专业培养与社会实践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提高研究生的学以致用能力;积极推进就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强研究生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四是搭建人文素质培养平台,包括创办研究生素质拓展学堂,增强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创新研究生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升研究生的文化品位。五是搭建身心素质培养平台,包括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现全员关心研究生心理健康;创新心理问题倾诉方式,建立全面的研究生心理疏导渠道。实践证明,沈阳农业大学通过积极探索,在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潜心钻研学术的动力增强、人文素质教育实现了量身定做、社会实践实现了品牌化运营。

2018 Vol. 36 (1): 28-34 [摘要] ( 153 ) HTML (1 KB)  PDF (1221 KB)  ( 119 )
35 “管理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引入前沿交叉知识的探索
陈凯
DOI:

目前,面向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开设的“管理经济学”课程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与“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趋同、教学案例不够贴近企业实践前沿、教学活动的组织较为墨守成规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引入前沿交叉知识的角度,探索“管理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改革。首先,从引入的必要性、引入的具体内容、根据引入内容选择教学案例等3个方面,对如何引入“消费者参与产品定价”“消费者参与产品创新”等前沿交叉知识以完善“管理经济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基于引入的前沿交叉知识改进“管理经济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践探索,提出根据“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开展师生互动的案例分析;并设计了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小组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和交流、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等4个教学活动组织环节,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2018 Vol. 36 (1): 35-40 [摘要] ( 117 ) HTML (1 KB)  PDF (1077 KB)  ( 89 )
40 对话式教学方法在“森林土壤生态”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耿玉清 栾亚宁 王海燕 郜少敏
DOI:
教学方法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针对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可言的现状,以“森林土壤生态”课程为例,阐述了对话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森林土壤生态”课程对话式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主要包括对话主题的确定、素材的积累、课堂教学的组织3个部分。教师在对话过程中,首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努力提出自己的观点;其次要引导学生树立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对话结束后,教师要对有独特见解和创新观点的学生加以表扬和支持。教学实践表明,教师采用对话式教学方法后,学生对“森林土壤生态”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怀疑、批判和探究意识增强,课堂纪律明显好转,课堂学习氛围充满生机。
2018 Vol. 36 (1): 40-43 [摘要] ( 114 ) HTML (1 KB)  PDF (765 KB)  ( 103 )
43 “园林工程”课程建设研究——以宿迁学院为例
刘宇1韩浩章1,2蒋亚华1董蓉1张楠1
DOI:
在分析宿迁学院办学特点和生源的基础上,对“园林工程”课程的知识板块和重点难点进行了调整,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活动、网络课程等方面,以实际工程项目为驱动,对“园林工程”课程进行了实践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工程实践类课程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2018 Vol. 36 (1): 43-45 [摘要] ( 119 ) HTML (1 KB)  PDF (546 KB)  ( 81 )
46 高等工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
王琴 孙皓 陈烨 冯晶红
DOI:
园林植物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具有工科背景的学校大多缺少园林植物设计的教学经验。近年来,湖北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开展了“园林植物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结合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评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普遍缺少园林植物方面的知识积累,二是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薄弱,三是学生的植物设计脱离实际。针对这些问题,确定了课程的教学重点,提出了“积累-融合-实践-创新”的改革途径:首先应加强学生对园林植物基础知识的积累,其次应促进园林植物设计理论和经典案例的融合,三是要重视园林植物景观调研和测绘实践,四是要培养学生在园林植物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课程改革后,学生提高了对园林植物设计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具备了自主创新的能力。
2018 Vol. 36 (1): 46-49 [摘要] ( 129 ) HTML (1 KB)  PDF (1932 KB)  ( 91 )
50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于守超 吕福堂 郭尚敬
DOI:
在分析“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对分课堂”的含义及基本做法,并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步骤、课程考核2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以设计项目为依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出更加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卓越农林人才。
2018 Vol. 36 (1): 50-52 [摘要] ( 109 ) HTML (1 KB)  PDF (541 KB)  ( 70 )
53 项目学习法在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以“创意花园竞赛”课程为例
阙晨曦 董建文 林开泰 闫晨
DOI:
基于项目学习法的“创意花园竞赛”课程教学是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的一个具有特色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在校园的现实场地中,按照基地分析、方案设计、图纸表达、工程施工、维护管理等步骤,深度参与和完整体验一个风景园林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创意花园竞赛”课程教学的特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二是要立足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要开展多学科综合教学,四是由学生自主管理时间。基于项目学习法的“创意花园竞赛”课程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室移向自然,将设计落实在基地,是顺应新时期风景园林教育目标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是对风景园林应用型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8 Vol. 36 (1): 53-56 [摘要] ( 145 ) HTML (1 KB)  PDF (1472 KB)  ( 86 )
56 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开展“户外游憩设计”课程教学——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刘文平
DOI:
“户外游憩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的特色选修课,其课程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设计理论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华中农业大学“户外游憩设计”课程教学为例,提出了“游憩场景认知—游憩理论引入—游憩主题辩思—游憩设计拓展”教学框架,探讨了运用体验式和情景式教学进行游憩场景认知、运用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进行游憩理论学习、运用研究式和讨论式教学开展游憩主题辩思以及运用任务式和自主式教学开展游憩设计拓展等多元教学方法。最后,从理论学习、课程实践效果、课程论文质量及课后学生反馈等方面阐明了课程教学成效。
2018 Vol. 36 (1): 56-59 [摘要] ( 93 ) HTML (1 KB)  PDF (770 KB)  ( 83 )
60 “园艺综合实习”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于超 袁涛
DOI:
北京林业大学“园艺综合实习”课程已开设13年,它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近年来,随着园艺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园艺综合实习”课程急需在课程定位及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优化。鉴于此,根据3年的教学实践,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植物识别种类缺乏多样性、植物应用调查缺少综合性、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学实习缺少合理的后勤保障等问题,对课程进行了优化探索:增加植物识别的种类、拓宽实习的园林应用类型、合理规划参观企业的行程。优化后的“园艺综合实习”课程增加了植物识别的种类,加强了学生对植物景观构成的认知,企业参观达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2018 Vol. 36 (1): 60-63 [摘要] ( 131 ) HTML (1 KB)  PDF (769 KB)  ( 85 )
63 基于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给水排水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朱洪涛 封莉 李敏 孙德智
DOI:
“给水排水工程制图”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的选修课程。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制约“给水排水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脱节、缺少与相关专业课程的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不科学、考核方式限制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全面考察、学生缺少学习兴趣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首先调整理论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学时比例;其次在理论课讲授过程中,加强与给水排水工程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第三,在考核环节,以实际工程或实际工程图纸作为专业知识点的载体,将单一纸质闭卷考核方式改变为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教学改革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明显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增强了专业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有了较大改善。
2018 Vol. 36 (1): 63-65 [摘要] ( 106 ) HTML (1 KB)  PDF (512 KB)  ( 88 )
66 非机类“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王芳 孙青云 孙志武 郑梅生
DOI:
“工程图学”课程是大多数非机类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综合能力。分析了非机类“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环节及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①制定教学文件;②合理调整教学内容;③精心设计教学过程;④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⑤构建课外学习交流平台;⑥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教学实践证明,教改措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018 Vol. 36 (1): 66-69 [摘要] ( 105 ) HTML (1 KB)  PDF (663 KB)  ( 74 )
70 提高全英文集中授课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以南林UBC合作项目开展的“森林遗传学”课程教学为例
边黎明 沈欣 冉严娟 席梦利
DOI:
为提高林业院校本科生全英文集中授课教学质量,以南林UBC的“森林遗传学”课程为例,阐述了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式的实践,以及学生对该课程的反馈结果,分析了“森林遗传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在学生语言、学习态度、课程设置和课堂组织方式上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全英文集中授课所面临的教学质量急待提高问题,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①设置过渡性课程;②灵活调整课程授课进度;③强化课前预习与课后小结;④增加学术研究前沿内容;⑤提高专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018 Vol. 36 (1): 70-72 [摘要] ( 101 ) HTML (1 KB)  PDF (535 KB)  ( 99 )
73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杨正亮 杨淑英 张院民 杨亚提
DOI:
“无机化学”课程是农林类高等院校农学、植物保护、林学、动物科学(医)、园林(艺)以及资源环境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化学基础课,为学生后续专业学习和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化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分析了近年来“无机化学”课程教学遇到的诸如“重应用,轻理论”、教学大纲单一、教学方法和方式单调、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师生间交流互动性减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高校“双一流”建设内涵要求,提出了“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应措施:第一,科学制定合乎各专业需要的教学大纲,强化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夯实学生化学基础;第二,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借鉴和尝试“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丰富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方法;第三,开展积极的教研活动,在教学环节中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第四,建立包括QQ、微信、电子邮件以及网络课程留言等多种师生互动通道,有效地改善师生间的互动性。这些改革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和提高。
2018 Vol. 36 (1): 73-75 [摘要] ( 116 ) HTML (1 KB)  PDF (558 KB)  ( 123 )
76 针对亚太留学生的“林业技术前沿”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张凌云
DOI: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技术前沿”课程是为亚太留学生而设立的,旨在为亚太地区培养林业经济与政策方面的研究及管理人才,以促进亚太地区森林的恢复与建设。为了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及方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首先,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注重将传统林业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增加了城市林业、能源林等两个林业范畴的内容;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第四,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第五,加强案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课堂教学关系,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2018 Vol. 36 (1): 76-78 [摘要] ( 106 ) HTML (1 KB)  PDF (534 KB)  ( 105 )
版权所有 © 2013《中国林业教育》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北京林业大学148信箱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62338090、62338397 E-mail:kongyan@bjf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