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就业导向下的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
鲁群霞, 胡传双, 林楠, 涂登云 |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广州 510642 |
|
|
摘要 受学校所处的地理区位、办学历史和优势学科专业等因素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各具特色,但都面临着设置的课程与企业对专业人才素质的需求不匹配、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实践教学薄弱、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难以兼顾学生自身特点等问题。为此,对华南农业大学2011~2016届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开展了调研,引入"就业能力关键构成要素模型",走访珠三角地区相关企业,就生产类、管理类、设计类、营销类、其他类岗位对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关键构成要素重要性的排序进行了研究,提出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关键构成要素应包括通用技能、木材加工及家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能力、国际视野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学习规划能力、工作和生活经验等5个维度。据此,以就业为导向对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以下改革建议。一是优化与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细分专业方向,设置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与工程2个专业方向;通过拓宽课程设置范围、提供外出学习交流机会等,夯实素质教育;通过与业内龙头企业合作,开设木材科学与工程索菲亚特色班,创新办学形式。二是加大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力度,构建了由基础理论教育平台(提升通用技能)、专业知识教育平台(提升木材加工及家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能力)、特色拓展教育平台(提升国际视野和沟通能力、积累工作和生活经验)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提升学习规划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积累工作和生活经验)等4个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并针对2个专业方向确定了侧重点不同的课程学习方案。三是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健康家居研究院,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
|
关键词 :
本科教育,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就业导向,
就业能力关键构成要素
|
|
基金资助:广东省2016年度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粤教高函[2016]236号;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JG16020;广东省2015年度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大涌镇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项目编号粤教高函[2015]133号;广东省2016年度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四海工程实践教育基地",项目编号粤教高函[2016]16号;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华南农业大学—欧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编号zlgc16004。 |
[3] |
韩庆生.我国木质家具产业的概况及发展趋势[J].木材工业,2017,31(2):10-13.
|
[4] |
李儒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湖北文理学院"211"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8):65-70.
|
[8] |
郭明辉,刘芳延.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5):127-130.
|
[11] |
马灵飞,修树东,金春德,等.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5):29-32.
|
[12] |
张亮亮,涂登云,余明,等.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胜任素质模型研究[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5,43(8):25-28.
|
[2] |
胡传双,云虹,王婷,等.华南农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2):13-16.
|
[6] |
孟国忠,周捍东.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5):13-15.
|
[7] |
杨东.农林高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以"木材科学与工程"和"家具设计"专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594-14595.
|
[10] |
胡进波,苌姗姗,李贤军,等.泛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DIY式培养模式探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9):126-128.
|
[1] |
李良成.就业能力关键构成要素模型下的高校人才培养[J].江西社会科学,2015(4):252-256.
|
[5] |
张世锋,张伟,李建章.关于提高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6,34(4):12-14.
|
[9] |
向仕龙,娄四维,陈桂华,等.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4,22(6):26-28.
|
[1] |
刘占柱, 梁春花, 戴海燕, 李欣宇. 大类招生模式下专业分流的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2): 16-19. |
[2] |
唐晓岚, 熊星, 吴荣. 以主创设计师能力要求为导向的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2): 29-34. |
[3] |
沈月琴, 郭建忠, 童再康, 魏玲玲. 深耕绿水青山 全面加快新林科建设[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1): 5-8. |
[4] |
闫小莉, 王德炉. 基于大众化教育提升林学本科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1): 21-27. |
[5] |
敖红, 张秀丽, 李晓岩, 吴迪, 王晶英.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1): 35-39. |
[6] |
丁涛, 蔡家斌, 梅长彤. 中美木材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6): 62-67. |
[7] |
黄艳辉, 方健, 行焱. 加拿大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及其启示——以多伦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6): 68-71. |
[8] |
田明华, 高薇洋, 胡明形, 向燕. 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的探讨——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级大类招生学生专业意愿的跟踪调查[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5): 1-8. |
[9] |
张晶晶, 吴晓华, 赵宏波. 中美两国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现状的比较分析——以浙江农林大学与密西西比州立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5): 73-78. |
[10] |
庞新生.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等林业院校统计学本科专业教育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3): 15-19. |
[11] |
虞依娜, 何峻瑜, 陈丽丽.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分析及应对措施——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3): 19-25. |
[12] |
方陆明, 吴达胜, 徐爱俊, 唐丽华. 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1): 11-15. |
[13] |
陈玉珍, 张柏林. 更新教学理念完善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全国高校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发展创新研讨会”和“第一届京津冀农林院校生命科学教学研讨会”的综述[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04): 17-20. |
[14] |
张晓艳, 林群, 曾凡勇. 林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研究——基于产教融合[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04): 65-71. |
[15] |
马明国, 王璐莹, 刘静, 李勇.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04): 72-7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