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教育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中国林业教育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出版工作流程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2年 30卷 3期
刊出日期:2012-05-30

论文
论文
 
 
       论文
1 开展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的几点思考
马驰知
DOI:
开展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是社会转型期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抵御不良思潮侵蚀的迫切需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必由之路。但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体系和机制仍不健全,教育内容较为滞后,教育形式单一,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整合度不高,这些都制约和影响了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的开展。因此,为了促进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向纵深发展,要以政府为主导,从资金支持到制度支持,建立生活方式教育的专业队伍,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机制和体系;要以高校教育为主力,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为补充,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的合力;要转变育人理念,创新教育形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2012 Vol. 30 (3): 1-4 [摘要] ( 371 ) HTML (0 KB)  PDF  (0 KB)  ( 102 )
5 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浙江农林大学创业教育工作的创新实践
董杜斌;朱军;王晓霞
DOI:
高等农林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我国创业教育发展概况入手,剖析了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阐述了浙江农林大学创业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同类型的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2012 Vol. 30 (3): 5-7 [摘要] ( 402 ) HTML (0 KB)  PDF  (0 KB)  ( 163 )
8 林产品营销人才培养中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育
薛永基
DOI:
针对林产品营销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和客观要求,指出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育是林产品营销人才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之举;阐述了林产品营销人才培养中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育的内容和模式;提出了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构建林产品营销人才培养的创业知识教育体系,建立林产品营销人才培养的创新素质训练体系和创立林产品营销人才培育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等培育途径。
2012 Vol. 30 (3): 8-10 [摘要] ( 361 ) HTML (0 KB)  PDF  (0 KB)  ( 120 )
11 高校院系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构建
李清玉;李任波;付惠;朱培巧
DOI:
以西南林业大学基础部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实践为例,在阐述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7个方面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反馈体系3个方面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对教学信息的分析与处理、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运行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2012 Vol. 30 (3): 11-14 [摘要] ( 404 ) HTML (0 KB)  PDF  (0 KB)  ( 106 )
15 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管理的思考和对策
严芬;黄志坚
DOI:
毕业实习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针对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专业目前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与毕业实习发生冲突、教师投入不足、学生缺乏指导及管理难以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制定与时俱进且有针对性的毕业实习教学大纲和毕业实习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提高学生主动参加毕业实习的积极性、增强毕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和加强实习指导的质量监控等方法,以确保毕业实习的质量。
2012 Vol. 30 (3): 15-17 [摘要] ( 385 ) HTML (0 KB)  PDF  (0 KB)  ( 130 )
18 辅导员工作模式下的高校班主任工作研究
肖进;徐明嫣
DOI:
该研究对北京地区部分高校大二、大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辅导员工作模式下班主任工作仍十分重要,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工作应有差异化分工;学生对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的期望总体上高于辅导员;新媒体技术成为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主要途径;学生认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成才发展影响更大。针对调查结果,从完善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协作工作机制、健全班主任的选聘和培训机制、推进学生的分类教育与管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辅导员工作模式下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建议。
2012 Vol. 30 (3): 18-20 [摘要] ( 460 ) HTML (0 KB)  PDF  (0 KB)  ( 134 )
21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分析与建议
吴发启;王健
DOI:
在对14所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中有分歧的培养目标与要求、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主干课程与课程体系、主要的实践环节和专业的学分分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和已成型的方案结构框架,修订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2012 Vol. 30 (3): 21-24 [摘要] ( 330 ) HTML (0 KB)  PDF  (0 KB)  ( 119 )
24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
吴发启;王健
DOI:
通过对我国14所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课程类型、课程学时和课程顺序的安排等现状的分析发现,课程设置存在课程分类不统一、主干课程的数量和学时院校间差异悬殊和课程安排欠合理等问题。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遵循相似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科学处理好“厚基础”与“宽口径”的关系、加强和优化实践教学、综合性等原则,提出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方案。
2012 Vol. 30 (3): 24-28 [摘要] ( 450 ) HTML (0 KB)  PDF  (0 KB)  ( 131 )
29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硕—博”分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刘增文;王进鑫;吴发启
DOI:
根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习任务重、知识面宽、适应范围广以及包含了土壤侵蚀与荒漠化、水土保持林草和水土保持工程3个专业方向的特点,针对社会生产部门、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和科教单位对应用型、管理型和研究型专业人才的“葫芦型”需求结构,提出了“本—硕—博”分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即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强调全面认知、加强实践、分向发展,硕士阶段的人才培养强调夯实基础、完善结构、启发引导,博士阶段的人才培养强调科研探索、精深理论、突出创新;同时,提出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可分化为3个专业方向培养,而管理型人才应该通盘掌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各个方面的知识。
2012 Vol. 30 (3): 29-31 [摘要] ( 326 ) HTML (0 KB)  PDF  (0 KB)  ( 139 )
32 新时期“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张胜利;吴小平
DOI:
2012 Vol. 30 (3): 32-34 [摘要] ( 409 ) HTML (0 KB)  PDF  (0 KB)  ( 118 )
35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王健;吴发启
DOI:
通过全面分析“水文学”课程的特点以及该课程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中的作用,分别从校内课堂授课内容、校外实践实习内容以及实践教学方法、网络课程建设、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适应了新形势下水土保持专业对该课程的需求,对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技能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个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12 Vol. 30 (3): 35-37 [摘要] ( 416 ) HTML (0 KB)  PDF  (0 KB)  ( 109 )
38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佟小刚;吴发启
DOI:
“土力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基础课,直接服务于“水土保持工程学”。从“土力学”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及专业特色入手,针对此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课时数不足、课堂教学呆板、实践与实验教学乏力、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了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加强实验与实践教学等教学改革的思路与途径,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2 Vol. 30 (3): 38-40 [摘要] ( 356 ) HTML (0 KB)  PDF  (0 KB)  ( 103 )
41 “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高国雄
DOI:
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整合课程设置,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中开设了“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该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等的建设和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该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对指导今后教学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2012 Vol. 30 (3): 41-44 [摘要] ( 365 ) HTML (0 KB)  PDF  (0 KB)  ( 112 )
44 “森林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体系设计
刘增文;王进鑫;吴发启
DOI:
针对“森林水文学”课程向“小而精、少而深”发展和理论发展快、实践性强、统计分析量大等特点,提出了由科学认知—操作技能—科学验证—科学探索等环节组成的“4步式”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分步进行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分类设计,并以课程论文的试验设计作为全面锻炼学生独立应用该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科学研究方案制定的最终过程,旨在培养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森林水文专门人才。
2012 Vol. 30 (3): 44-46 [摘要] ( 301 ) HTML (0 KB)  PDF  (0 KB)  ( 112 )
47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例
吕月玲;薛智德
DOI: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培养的本科人才以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适应生产实际的技能培养。针对实际工作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的要求,探索了现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体现了“激趣、求异、探究、迁移”的方法理念,并将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参观和认知性、技能操作训练、综合运用、技术创新4个层次,相应地提出了建立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措施。
2012 Vol. 30 (3): 47-50 [摘要] ( 269 ) HTML (0 KB)  PDF  (0 KB)  ( 128 )
50 大学本科生选修课程的情况分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例
吴发启;王健
DOI:
2012 Vol. 30 (3): 50-53 [摘要] ( 295 ) HTML (0 KB)  PDF  (0 KB)  ( 104 )
54 农学门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改革对林学学科研究生招生的影响——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崔一梅;何艺玲;王东亮
DOI:
为了进一步精简和优化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规范考试内容、提高命题质量,以及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和公平性,2008年教育部对全国农学门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进行了改革,将专业课考试科目整合为农学门类公共基础科目和农学学科基础综合科目;并将农学门类所有学科划分为2大类,分别指定了选考科目。在这一改革背景下,林学学科研究生的招生受到了正负2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改革有利于林学学科选拔厚基础、高素质的学生,有利于学科长远的人才选拔和人才选拔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改革使部分林学2级学科的报考人数急剧下降,影响了研究生招生质量,同时农学门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的设置也不利于部分林学2级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建议进一步深化农学门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改革,尽量兼顾林学学科的差异性,增设部分初试考试科目供林学学科研究生招生时选择。
2012 Vol. 30 (3): 54-57 [摘要] ( 348 ) HTML (0 KB)  PDF  (0 KB)  ( 166 )
58 旅游英语专业闽台“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陈白璧
DOI: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英语专业闽台“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项目的研究,从建设目标和内容以及预期成效3个方面提出了旅游英语专业闽台“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并在制定“三方参与,共同培养”人才培养新方案、构建“深度融合,教学互助”高职教学新体系、催生“全程介入,交叉磨合”工学结合新形式3个方面突显了人才培养的特色;同时,提出采取联合组建专业教师队伍、联合开发课程与编写教材、联合提供教学基本条件和联合签订项目合作协议等措施,为闽台“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保障。闽台“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使旅游英语专业的社会声誉得到提升,还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服务能力得到加强。
2012 Vol. 30 (3): 58-61 [摘要] ( 551 ) HTML (0 KB)  PDF  (0 KB)  ( 97 )
62 基于不同岗位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刘学平
DOI:
针对目前社会上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对会计人才的数量需求呈上升趋势的现状,各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上应以岗位需求为指向,创建技能教学新课堂。以岗位设置专业方向、确定教学内容;以增强岗位能力为目标,构建“岗位教学”新模式;以胜任岗位为目的,培养懂业务、会管理的新型人才;以岗位招聘为标准,完善专业考核新机制,严格制定符合岗位要求的考核体系。只有基于不同的会计岗位,才能创建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
2012 Vol. 30 (3): 62-64 [摘要] ( 268 ) HTML (0 KB)  PDF  (0 KB)  ( 110 )
65 高职院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
杨航宇;张小军
DOI: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一个重视学习、倡导学习的典型学习型组织,它具有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发展化、发展学习化的特点。建设高职院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是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促进高职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策略主要包括:树立新型学习理念、注重团队整体学习、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和建设学习型领导队伍。
2012 Vol. 30 (3): 65-67 [摘要] ( 453 ) HTML (0 KB)  PDF  (0 KB)  ( 111 )
68 “木工模型制作”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王天龙;伊松林;胡传坤;高建民
DOI: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有关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的探讨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适应社会对实用型人才需求的必由之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木工模型制作”课程在采用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基础上,对学生主动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2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该教学模式能较好地发挥学生主动型和师生互动型2者的优势,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2012 Vol. 30 (3): 68-70 [摘要] ( 339 ) HTML (0 KB)  PDF  (0 KB)  ( 104 )
70 “森林昆虫学”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刘兴平;李冬;张林平
DOI:
实验教学改革是当前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以“森林昆虫学”课程为例,从教学主体、教学方法、实验项目、实验时间、考核体系等方面指出了该课程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该课程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实现了实验教学在时间、空间、项目及仪器设备等方面对学生的全面开放。
2012 Vol. 30 (3): 70-72 [摘要] ( 419 ) HTML (0 KB)  PDF  (0 KB)  ( 135 )
73 歌诀在“园林树木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刘振林
DOI:
歌诀是一种传统的辅助教学手段。介绍将歌诀应用于“园林树木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认为编写歌诀前首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确定适宜的编写对象。歌诀的编写要做到简短精炼、合辙押韵、形式多样、富有趣味。在授课过程中应用歌诀,具有降低学习强度、活跃课堂气氛和锻炼教师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在教学手段不断现代化的今天,歌诀这种传统教学手段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2012 Vol. 30 (3): 73-75 [摘要] ( 285 ) HTML (0 KB)  PDF  (0 KB)  ( 136 )
76 “工程索道”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王坤;周新年;巫志龙;黄世周
DOI:
针对“工程索道”课程特点和建设历程,结合“工程索道”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教学手段,以模块化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包括书面学习、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网上自测4个部分。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化信息交流工具,使用Dreamweaver 8实现页面的设计、布局、美化及各页之间的链接。动画和图片制作使用Flash和Photoshop,服务器采用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采用IIS运行平台配置ASP+SQL SERVER2005的运行环境,设计开发出一套集单向教学、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自学于一体的“工程索道”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网络共享。
2012 Vol. 30 (3): 76-78 [摘要] ( 376 ) HTML (0 KB)  PDF  (0 KB)  ( 122 )
版权所有 © 2013《中国林业教育》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北京林业大学148信箱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62338090、62338397 E-mail:kongyan@bjf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