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文科背景下农林高校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基于11所“双一流”高校的调查 |
王中超, 张岩 |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
|
|
摘要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正在重塑传统财会类专业的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探讨新文科建设对农林高校财会类专业的新要求,并以11所“双一流”农林高校财会类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样本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专业建设及教师资源等数据,进行质性研究。研究发现,农林高校财会类专业的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特色、学科发展相对滞后和师资队伍创新性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人才培养与财会领域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协调发展。最后,提出对策:聚焦农林特色,将新文科理念融入财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创新;引育结合,实现人力资本增量与存量平衡发展等具体路径。这些旨在不断创新财会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优秀的财会类人才支持。
|
|
关键词 :
新文科,
农林高校,
财会类专业,
人才培养
|
|
基金资助: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数智+思政:新文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项目编号231007096204804;北京林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数智时代农林高校会计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BJFU2023JY034。 |
作者简介: 王中超:wangzc@bjfu.edu.cn |
[5] |
樊丽明,申树欣. 教育强国建设新文科何为[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4(1):30-36.
|
[8] |
袁靖宇.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若干问题[J]. 中国高教研究,2019(2):6-9.
|
[4] |
严孟帅,雷云. 突破与重构:新文科建设的价值逻辑与方法论原则[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2(1):25-36.
|
[1] |
马永强. 新技术背景下的教育变革与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转型:西南财经大学的思考与实践[J]. 会计研究,2023(3):175-189.
|
[2] |
徐晨阳,王满,沙秀娟,等. 财务共享、供应链管理与业财融合: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专业委员会2017年度专题研讨会[J]. 会计研究,2017(11):93-95.
|
[3] |
董红杰,谢香兵. 数智化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 财会通讯,2022(15):171-176.
|
[6] |
张娆,颜进,张润轩,等. 新农科、新文科交叉背景下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J]. 大学教育,2022(10):225-227.
|
[7] |
杨忠海,李瑛玫,李潭,等. 数字化时代《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 会计之友,2024(6):90-96.
|
[9] |
张军,龙月娥,晓芳,等. 提升地方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J]. 中国高等教育,2020(18):59-60.
|
[10] |
唐大鹏,王伯伦,刘翌晨. “数智”时代会计教育重构:供需矛盾与要素创新[J]. 会计研究,2020(12):180-182.
|
[11] |
张多蕾,刘永泽,池国华,等. 中国会计教育改革40年:成就、挑战与对策[J]. 会计研究,2019(2):18-25.
|
[12] |
张敏,吴亭,史春玲,等. 智能财务人才类型与培养模式:一个初步框架[J]. 会计研究,2022(11):14-26.
|
[1] |
靳梦洁, 汪红梅. 基于CIPP模型的农林高校“双创”教育质量评价[J]. 中国林业教育, 2024, 42(5): 17-24. |
[2] |
薛哲勇, 史金铭, 华欣. 基于科教融合的生物学专业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4, 42(4): 50-54. |
[3] |
陈立新, 韩冬荟, 王新政, 杨光, 李健. 产教融合模式下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路径探索——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4, 42(4): 55-58. |
[4] |
胡国强, 李晓玲, 杨彦荣.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新文科实验室建设路径探析[J]. 中国林业教育, 2024, 42(3): 1-7. |
[5] |
陈红艳.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化学实验竞赛教学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4, 42(3): 17-21. |
[6] |
于明含, 齐元静, 张守红, 张志强.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4, 42(3): 39-44. |
[7] |
唐亚坤, 孙优优, 冯永忠, 李萍. 农学类专业课程组建设的实践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4, 42(2): 49-52. |
[8] |
刘宝东, 刘生冬, 戚继忠, 张启昌.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涉林院校林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北华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4, 42(1): 1-5. |
[9] |
刘媛, 田永刚, 李侃侃. 环境设计专业“赛创协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4, 42(1): 6-10. |
[10] |
刘夫国, 李巨秀. 中美高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差异分析与启示[J]. 中国林业教育, 2024, 42(1): 33-38. |
[11] |
徐恩凯, 程功鹏, 田国行, 雷雅凯, 董娜琳. 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6): 12-19. |
[12] |
公伟. 新文科背景下优化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模块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4): 31-36. |
[13] |
谢寿安, 赵长江. 新农科背景下森林保护专业的建设——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4): 37-41. |
[14] |
雷焕贵, 刘汉嶂. 地方农林院校文科研究生培养改革的路径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4): 51-57. |
[15] |
袁杰, 贾小明, 李卫忠, 王娟娟.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3): 19-2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