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农科背景下森林保护专业的建设——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
谢寿安, 赵长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
|
|
摘要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面临着培养面向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等战略需求的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针对传统森林保护专业存在的"知农爱农"教育融入度不高、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性不够、课程体系架构不合理以及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等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新农科背景下森林保护专业建设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构建了"12345"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德育教育—实践教育—特色教育"三位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改革成效。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有力地推动了高等农林院校森林保护专业的发展和改革,从而为其他高等农林院校森林保护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参考。
|
|
关键词 :
新农科,
森林保护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
|
|
基金资助:2022年度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重点项目"破五唯背景下高校教师卓越教学能力标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2-Z-09;中国农学会教育教学类第七批科研课题"基于问题导向的涉农专业设置优化研究",项目编号PCE2021;2023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名师引领,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持续推进森林保护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编号23GB003。 |
[2] |
曹翔.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农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1):8-10
|
[4] |
牟少岩,刘焕奇,李敬锁."新农科"专业建设的内涵、思路及其对策:基于青岛农业大学实践探索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20(1):7-11
|
[5] |
陈温福,周宇飞,李晓安,等.服务乡村振兴强化新农科人才"农匠"精神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21(3):3-7.
|
[3] |
《中国农业教育》编辑部.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3):105-106
|
[1] |
谢寿安,陈辉,汪爱兰.森林保护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5):169-172
|
[1] |
李会平, 黄秋娴, 苏筱雨. 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专业认可度分析及应对措施——以河北农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4): 1-8. |
[2] |
陈仲.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林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4): 63-68. |
[3] |
赵龙山.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建设的探索——以贵州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3): 23-28. |
[4] |
刘旭梅. 高校毕业生离校教育路径探析——以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2): 10-14. |
[5] |
柯水发, 纪元, 温亚利, 孔祥智. 新时代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拓展[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1): 32-39. |
[6] |
杜克兵, 舒常庆, 蔡月, 周志翔, 王鹏程. “新农科”视域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02): 33-39. |
[7] |
何茜, 周玮, 许窕孜, 陆永超, 陈晓阳.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加强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3): 16-20. |
[8] |
邓健, 赵满兴, 刘冲, 高洁, 张晓曦.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等院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以延安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2): 31-35. |
[9] |
杨伶, 赵睿, 胡燕, 王金龙. “新农科”视域下高等农林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发展的探索——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1): 19-23. |
[10] |
傅超波, 余璐. 新农科背景下高等林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项目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3): 14-17. |
[11] |
艾训儒, 姚兰, 郭秋菊, 朱江. 地方高校新林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以湖北民族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3): 27-32. |
[12] |
郭秀君. 基于胜任力理论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1): 30-33. |
[13] |
李明诗, 王玉亮, 李明阳.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实施背景下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1): 48-55. |
[14] |
罗小林, 帅李, 刘婧, 陈礼辉, 黄六莲. 农林院校基于大类招生的“材料与化工”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1): 56-58. |
[15] |
徐开蒙, 陈太安, 高伟, 康昆勇, 解林坤. 基于中美涉林高校比较的材料专业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探究——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05): 74-7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