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王娟, 李继东, 闫东锋, 何静, 杨喜田 |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郑州 450002 |
|
|
摘要 在新形势下,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教育理念、手段和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其中对分课堂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备受关注。该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内化和吸收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以高等农业院校"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选修课为例,准确把握教学优化重点,科学设置教学讲授内容,合理选择讨论主题,优化课程考核,创新采用"森林浴"融入式体验、"辩论赛"式讨论、圆桌课堂讨论方式,探讨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实践。教学实践表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将传统课堂教学和讨论式课堂教学优点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们通过多次讨论和自主学习,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了对绿色生态观念的理解和感悟,使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
关键词 :
对分课堂,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教学模式
|
|
基金资助:河南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路径研究——以河南省一流课程"保护生物学"为例,项目编号2023XJGLX071;教育部和河南省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的林学专业改造提升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JGLX109;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于产教融合的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SJGLX158Y。 |
[1] |
陈鑫峰,沈国舫.森林游憩的几个重要概念辨析[J].世界林业研究,2000(1):69-76
|
[4] |
李国杰.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5(7):9-13
|
[7] |
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1
|
[9] |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50-75
|
[11] |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
[14] |
陈瑞丰.对分课堂: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6(3):71-74
|
[17] |
张莉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20:4-12
|
[19] |
刘明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4):730-734
|
[2] |
陈鑫峰,王雁.森林游憩业发展回顾[J].世界林业研究,1999(6):32-37
|
[12] |
杨淑萍,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5):653-658
|
[21] |
周芳.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创新[J].昆明学院学报,2014,36(6):105-107
|
[22] |
王肖宁,杨芳.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探讨[J].旅游纵览,2017(14):225-226
|
[24] |
郇庆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J].学习论坛,2016,32(5):42-45
|
[10] |
郭华.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1):3-11
|
[20] |
朱志伟.以研究性教学改革为牵引创新本科教学工作评价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9(7):59-60
|
[8] |
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6):33-37
|
[18] |
申静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20:5-7
|
[5] |
秦新生.农业院校校园植物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充分利用: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11):229-233
|
[15] |
李欣.对分课堂: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教学新方法[J].学周刊,2016(10):16-17
|
[25] |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员会.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两山"重要思想[J].求是,2015(9):10-12.
|
[6] |
黄梅香.用反馈教学思想反思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J].当代教育论坛,2003(7):88
|
[16] |
赵婉莉,张学新.对分课堂:促进深度学习的本土新型教学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0):47-49
|
[3] |
余文森.试析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弊端[J].教育研究,2001(5):50-52
|
[13] |
杜艳飞,张学新."对分课堂":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6(3):116-118
|
[23] |
申楠.10年建成森林河南河南发布森林生态建设规划[J].资源导刊,2018(12):37
|
[1] |
陈仲.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林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4): 63-68. |
[2] |
赵龙山.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建设的探索——以贵州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3): 23-28. |
[3] |
李艳梅, 朱正华. 基于能力本位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3): 60-65. |
[4] |
王琼, 林凤丽. 翻转课堂在生态学实验教学中的构建与实践——以西华师范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3, 41(02): 47-52. |
[5] |
董文攀, 尚策, 张志翔. 基于学生个性化特征的“树木学”实验课教学改革[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6): 67-73. |
[6] |
李明阳, 李超, 李盈昌. “互联网+”背景下“森林可持续经营与认证”研究生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5): 29-32. |
[7] |
梁艳春, 郅红, 杨晓霏. “实用英语视听说”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3): 71-75. |
[8] |
李荔. 深圳大学本科生“创新研究短课”的实践探索——以“观鸟”短课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2): 6-9. |
[9] |
范春雨, 高露双, 张春雨. “森林经理学”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2): 24-26. |
[10] |
寇建村. “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2): 57-60. |
[11] |
李丽娟. “旅游资源学”课程“5E”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基于STEM教育理念[J]. 中国林业教育, 2022, 40(1): 68-70. |
[12] |
李龙, 史倩倩, 李周岐. “遗传学”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4): 10-14. |
[13] |
王若涵, 林宇, 张德强, 张柏林. 中加合作办学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4): 27-30. |
[14] |
杨文权, 姜在民, 易华. 基于慕课的“植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4): 61-64. |
[15] |
曾昭君. 国内外高校风景园林硕士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4): 74-7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