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防护林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为例 |
孙桂丽, 叶尔江, 阿丽亚, 李柳 |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 |
|
|
摘要 "防护林工程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林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涉及面广、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国家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的能力,针对目前课程教学存在的无统一教材、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考核方式不科学及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进行了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整合、更新、优化,突出重点难点问题;其次,采取研讨式、引导式及案例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最后,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和比例,增加对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的考核,将考核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推动了课程考核机制的改革,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
关键词 :
生态文明,
防护林工程学,
课程设计
|
|
基金资助:国家林业局软科学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编号2016-R2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格网GIS技术的艾丁湖流域生态风险动态评估及调控机制",项目编号41861046;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度研究生教学与改革项目"林业生态工程与设计案例教学研究",项目编号xjaualk-yjs-2016013。 |
[1] |
郑江坤.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6,34(3):30-34.
|
[5] |
李国强.教师教育课程问题导向式教学(PBL)模式建构策略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6):170-172.
|
[8] |
汤秋香,苏丽丽,唐江华,等."农业生态学"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7(14):124-125.
|
[9] |
高鸿杰,张眉,谢婷凤,等.浅析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南方农业,2018,12(33):75-76.
|
[13] |
张颖娟.生态专业"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J].河北农业科学,2012,16(3):92-93.
|
[4] |
朱教君.防护林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植物生态学报,2013,37(9):872-888.
|
[12] |
吴德东,舒展,肖鹏飞."环境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效果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杂志,2014(12):435,468.
|
[17] |
王若水,贺康宁."农田防护林学及复合农林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6,34(2):71-74.
|
[20] |
刘晓慧,高天明.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新范式的探索[J].课程教学研究,2016(1):8-12.
|
[2] |
张常平.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生态责任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7):56-57.
|
[3] |
高广磊,丁国栋,赵媛媛,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实习的改革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8,36(6):53-56.
|
[6] |
贾小容.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7,25(4):76-78.
|
[7] |
陈春叶,王彩霞."林业生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4):60-62.
|
[10] |
刘凤.高校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2):3752-3754.
|
[11] |
顾爱星,罗明,韩剑.高校微生物学授课形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20):136-138.
|
[14] |
贾玉华,郭成久,王瑄,等."林业生态工程学"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中国林业教育,2011,29(4):68-70.
|
[15] |
侯继华,张春雨.以人为本的"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1):49-52.
|
[18] |
王贵竹,王洁,周宇飞,等.专业骨干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随堂测试的研究[J].教学研究,2013,36(4):105-107.
|
[19] |
朱琳,林丽."土木工程制图"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6(18):9-10.
|
[16] |
汤孟平."森林经理学"课程产教学联动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9,37(2):39-42.
|
[21] |
葛兴明,刘秀梅.论教学方式变革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7(13):142.
|
[1] |
李颖超. “自然生态摄影”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2): 74-78. |
[2] |
游巍斌, 何东进, 陈灿, 洪滔, 李键. 基于生态文明感知分析的“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的结构优化与设计[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5): 57-62. |
[3] |
王美仙, 董丽. “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课程设计内容和制图规范的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5): 62-65. |
[4] |
席本野1李广德2马履一1贾黎明1. “森林培育”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4): 46-49. |
[5] |
乐志. 系统化可视导向的风景园林竖向设计教学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5): 46-50. |
[6] |
郑江坤.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3): 30-34. |
[7] |
肖妍玎. 论绿色公寓文化及其培育——以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1): 1-4. |
[8] |
黄云鹏 陈基传 罗玉萍. 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的探索与实践——以福建三明林业学校森林校园文化建设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5, 33(4): 45-48. |
[9] |
李飞.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15, 33(1): 45-48. |
[10] |
张春雨; 侯继华; 赵秀海. 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 中国林业教育, 2014, 32(6): 8-11. |
[11] |
宋先亮. 提高“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 2014, 32(6): 69-71. |
[12] |
叶尔江·拜克吐尔汉1; 艾丽娅·哈列力汗2. 哈萨克族民俗中的生态价值及教育意义[J]. 中国林业教育, 2014, 32(5): 21-24. |
[13] |
王希群. 积极推进我国新林学体系建设的若干构想——学习《科学定位育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的体会[J]. 中国林业教育, 2014, 32(1): 1-4. |
[14] |
苏德荣;尹淑霞. 借鉴美国经验改革我国大学专业课程的考试方式[J]. 中国林业教育, 2014, 32(1): 75-78. |
[15] |
李晓刚. “包装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的改革探讨[J]. , 2013, 31(2): 73-7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