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等农林院校开放课程建设路径的探索 |
丁海奎1, 何云峰2 |
1.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山东泰安 271038; 2. 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山西太谷 030801 |
|
|
摘要 开放课程建设是农林教育模式改革的必经之路,将引导和推动农林教育的重塑,有利于促进农林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高等农林院校以开放课程建设作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目前高等农林院校开放课程建设存在通识教育缺位且对农林教育的适应性不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相互交融和渗透不够、开放课程没有很好地融入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等问题。为此,高等农林院校在建设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开放课程、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同等重要的开放课程、国际化教育与本土化教育紧密结合的开放课程、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互融通的开放课程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方面,不仅明确了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而且丰富了高等农林院校的课程资源,加强了开放课程的教学管理;另一方面,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
|
关键词 :
高等农林院校,
开放课程,
教学模式
|
|
基金资助:山西省教育厅2016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面向MPA的"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开放性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6JG46。 |
[2] |
HORN M B,STAKER H.Blended:using disruptive innovation to improve schools[M].US:Jossey Bass,2015:12-45.
|
[4] |
王薇,向洁,王卫东.高校开放式课堂教学研究——基于学生视角的实践问卷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8(2):96-102.
|
[5] |
郑曙光.开放课程教学若干关系解构的辩证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7(5):107-110.
|
[7] |
田慧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1):3-8.
|
[8] |
何云峰,马瑞燕,陈晶晶.农科高校"三维互动"开放式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12(8):29-31.
|
[10] |
王斌艳,王晓梅.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模式实证研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18):83-84.
|
[12] |
王星磊,乔爱玲.美国可汗学院对我国网络教育的启示——以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为例[J].软件导刊,2013,12(5):161-163.
|
[3] |
WILEY D,HILTON J.Openness and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09,10(5):1-2.
|
[6] |
王娟,孔亮,王鑫,等.在线开放课程发展的反思与创新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5):60-65,73.
|
[11] |
樊明成,姜传松.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问题探析——中外合作办学与国际认证的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13(2):158-160.
|
[1] |
倪小勇,薛晶滢.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的史学研究与知识创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3):20-22.
|
[9] |
闵浩宇.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的论述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214-215.
|
[1] |
鲁银梭, 张国庆. 压力与思变:高等农林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3): 41-46. |
[2] |
李斌. 新农科视域下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改革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2): 1-3. |
[3] |
彭尧王望, 曹金珍.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课程教学改革[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2): 63-66. |
[4] |
刘雪梅, 李莉, 刘霞, 靳晶, 吴建平. 文学艺术教育教学的责任与作为——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1): 13-17. |
[5] |
敖红, 张秀丽, 李晓岩, 吴迪, 王晶英.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1): 35-39. |
[6] |
何正斌, 伊松林, 赵小矛, 母军. 参与引导式教学模式在“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1): 40-45. |
[7] |
张海燕, 陈志泊, 徐艳艳.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1): 45-48. |
[8] |
金灿灿. “心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1): 52-54. |
[9] |
陈玉珍, 李慧, 马超, 赵宏飞, 薛华. “山野菜认知与开发利用”课程的慕课建设[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6): 54-57. |
[10] |
郑宝江, 陶雷, 高瑞馨, 冯富娟, 王秀华. “植物学”课程教学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5): 38-41. |
[11] |
宋籽霖, 曲东, 李明.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特色发展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5): 42-46. |
[12] |
吴养会, 解迎革, 解小莉, 何玉杰, 潘瑞. “双一流”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数理学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3): 26-31. |
[13] |
张平冬, 徐吉臣. 将分子细胞遗传学内容纳入高等农林院校“遗传学”本科课程教学的建议——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3): 36-39. |
[14] |
罗芳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植物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3): 60-62. |
[15] |
王明怡. 专业基础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对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的借鉴[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2): 75-7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