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教育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中国林业教育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出版工作流程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2年 30卷 1期
刊出日期:2012-01-30

论文
论文
 
 
       论文
1 中国森林培育学的110年——纪念中国林科创基110周年
王希群
DOI:
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之重要基础,1902年太原山西农林学堂设立林科开创了中国近现代林业教育的先河。1902—1903年我国翻译编印的《造林学》,是第1本汉语造林学教材,也是我国现代森林培育学启蒙阶段的标志;1933年南京金陵大学陈嵘教授编著出版的《造林学概要》《造林学各论》以及1944年重庆中央大学郝景盛教授编著出版的《造林学》是吸收发展阶段的标志;1978年郑万钧教授组织编著出版的《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和1981年北京林学院主编的《造林学》则成为成熟阶段的标志。作为林学最基础的学科之一,森林培育学的点点滴滴都折射出我国林业科学发展的脉息,充实和推动着林业科学的发展。
2012 Vol. 30 (1): 1-7 [摘要] ( 466 ) HTML (0 KB)  PDF  (0 KB)  ( 104 )
8 农林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现状调查与分析
朱永刚;田明华;柯水发;田琪
DOI:
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的一项有效措施和培养模式,有利于提早挖掘具有科研潜质的人才,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该文以农林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为例,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意义和必要性,以及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林经管类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建议。
2012 Vol. 30 (1): 8-11 [摘要] ( 504 ) HTML (0 KB)  PDF  (0 KB)  ( 130 )
11 试论理科生物学基地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为例
任建武;张志翔;郑彩霞;王晓旭
DOI:
北京林业大学理科生物学基地经过10多年建设,已成为具有森林生物学特色的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但是,目前基地科研能力培养的良好模式仍需进一步推广,优秀团队的培养还需要重点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科研培训水平。为此,有必要加强科研训练平台的主体支撑作用,力争将科研训练纳入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主渠道。理科生物学基地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应结合高校SRT项目,优化本科生“导师制”,着力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建立健全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确保通过科研训练加强研究与教学的融合,将学生科研能力训练寓于整个教学和科研系统工程之中,形成以提高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2012 Vol. 30 (1): 11-13 [摘要] ( 402 ) HTML (0 KB)  PDF  (0 KB)  ( 123 )
14 应用型本科院校开放式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吴远征;倪杰;岳庆如
DOI:
开放式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对开放式实践教学和常规实践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主体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指出开展开放式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并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开放式实践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验装备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践教学缺乏科研依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在完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开展科研与实践教学互动、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加强改革与创新的建议。
2012 Vol. 30 (1): 14-17 [摘要] ( 480 ) HTML (0 KB)  PDF  (0 KB)  ( 104 )
17 新时期高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问题及思考
艾训儒
DOI:
校外实习基地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发生的双边关系。该文从高校与企业之间追求目标的差异出发,分析了新时期高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园艺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提出了与实习单位建立互利双赢的共生体、发挥实习基地的多种功能、加强管理模式改革和加大教学实习经费投入的对策和建议。
2012 Vol. 30 (1): 17-19 [摘要] ( 493 ) HTML (0 KB)  PDF  (0 KB)  ( 108 )
20 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公共政策思考
肖进;颜静;胡超
DOI: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迅速,但仍面临着大学生创业政策和法规不健全、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缺乏和创业教育工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借鉴国外一些国家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公共政策,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建议,包括加大扶持力度,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大学生创业文化氛围;完善运行机制,整合全社会有利于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资源。
2012 Vol. 30 (1): 20-23 [摘要] ( 349 ) HTML (0 KB)  PDF  (0 KB)  ( 106 )
24 地方林业高校森保学科本科生毕业课题和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梁光红;张飞萍;陈顺立;童应华
DOI:
地方林业高校森保学科本科生毕业课题和论文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思想上认识不足,教师管理不严;选择森保类课题和相关论文题目的学生数严重不足;学校规定的完成时间无法满足毕业课题研究和相关论文撰写的实际要求;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研究方法欠缺;学生的论文撰写能力和态度存在问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包括提高师生对本科生毕业课题和论文的认识,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术研究环境和氛围;加强宣传,使学生充分了解森保学科;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有充足、灵活的时间完成毕业课题和论文;加强对学生完成毕业课题和论文全过程的监管等,以不断提高地方林业高校森林保护学科本科生毕业课题和论文的完成质量。
2012 Vol. 30 (1): 24-28 [摘要] ( 593 ) HTML (0 KB)  PDF  (0 KB)  ( 107 )
28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生物技术特色专业
马超;蒋一婷;徐桂娟;郑彩霞
DOI: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林业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分析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招生和就业方面面临的巨大挑战的基础上,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提出建设生物技术特色专业的措施,包括进一步明确、细化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精简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突出重点课程;加强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与生物技术专业内容的衔接;进一步优化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布局;加强生物技术专业工程类课程的“工”科内容;加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规范学术道德。
2012 Vol. 30 (1): 28-32 [摘要] ( 498 ) HTML (0 KB)  PDF  (0 KB)  ( 114 )
33 试论现代林业建设背景下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
谢屹;温亚利;刘俊昌
DOI:
在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中,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具有科技支撑、理论指导和人才培养等多重功能。首先,对现代林业建设的含义进行了界定,指出当前林业的功能与地位、林业的经营思想、林业发展的驱动力等都发生了变化。其次,在分析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性质和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提出应将该学科界定为应用经济学范畴。再次,阐述了在现代林业建设背景下林业经济研究领域的拓展、林业经济研究视角的丰富和林业经济研究命题的多样化等情况。最后,从加强教学和科研的2个视角,提出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队伍建设、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构建现代教学体系和科研体系的建议,以推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使之为现代林业建设做出贡献。
2012 Vol. 30 (1): 33-36 [摘要] ( 562 ) HTML (0 KB)  PDF  (0 KB)  ( 134 )
37 森林美学的性质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苏祖荣;郑小贤
DOI:
森林美学是林学与美学交叉融合的产物,是以森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应用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又是林业科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森林美学与景观学、造园学、经济学、旅游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相关联。在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森林美学还是森林文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森林美学的发展丰富了森林文化的内涵,展示了自身潜在的活力和前景。
2012 Vol. 30 (1): 37-40 [摘要] ( 434 ) HTML (0 KB)  PDF  (0 KB)  ( 87 )
40 产学研结合培养园林专业人才——以徐州工程学院园林专业为例
谭雪红
DOI:
以徐州工程学院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探讨了产学研结合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分析了产学研结合在园林专业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的企业参与性不高、科研合作单位之间合作的局限性及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体制尚未健全等问题,指出目前迫切需要发展的是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校校合作、校研合作培育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产学研结合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发展对策。
2012 Vol. 30 (1): 40-42 [摘要] ( 514 ) HTML (0 KB)  PDF  (0 KB)  ( 138 )
42 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模式实践与探讨——以“旅游经济学”为例
李艳丽
DOI:
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和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然而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由于生源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相对较低,这使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困难。该文针对目前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研究和实践存在的问题,结合双语教学实践,探讨了适合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的双语教学模式,即分班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分阶段教学;灵活使用各种教材和讲义;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增加互动环节;积极进行参与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尝试组织更有效的教学实践、讨论等教学环节;尝试研究型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的课程评价体系。
2012 Vol. 30 (1): 42-44 [摘要] ( 618 ) HTML (0 KB)  PDF  (0 KB)  ( 119 )
45 北京高等院校离退休人员居家养老状况调查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隗合莲;刘西瑞
DOI:
高校离退休教师的养老问题目前成了高校管理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北京市高校居家养老状况,进一步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以北京市高校之一的北京林业大学社区为例,对社区内的离退休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该文针对问卷中反映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服务商、政府、社区及离退休老年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性、任务的艰巨性和发展方向3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8项措施。
2012 Vol. 30 (1): 45-48 [摘要] ( 429 ) HTML (0 KB)  PDF  (0 KB)  ( 167 )
49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及探讨
金珊;宋旭;薛力;聂丽平
DOI:
采用电话采访和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2008—201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在对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出包括工作稳定性、个人素质、就业方向和职业规划4个主要影响就业的因素,并从就业流出率、稳定性和专业相关程度等方面阐述了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提出完善成绩评定系统、鼓励在校实习和修订专业培养计划等合理化建议。
2012 Vol. 30 (1): 49-52 [摘要] ( 508 ) HTML (0 KB)  PDF  (0 KB)  ( 99 )
53 高校学生自组织群体舆论对学生思想与行为影响的研究
宋吉红;李铁铮;赵海燕
DOI:
积极向上的自组织舆论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如何营造有利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组织舆论环境,加强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是高校新闻宣传和思想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从分析新时期大学生自组织的群体特点、大学生自组织群体舆论的特征入手,提出通过发挥学校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主动掌握和宣传校园舆情、充分利用好各种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发挥舆论的正向作用、建立自组织自身的舆论导向机制、发挥学生自组织的舆论引导能力、进行学生自组织的舆论环境与体系建设、加强自组织舆论的监管等途径,构建合理的学生自组织舆论育人模式,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
2012 Vol. 30 (1): 53-56 [摘要] ( 431 ) HTML (0 KB)  PDF  (0 KB)  ( 99 )
57 “工学结合”的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张玉芹
DOI:
本文通过对工学结合实践教学内涵特征、实践教学形式、高职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高技能人才培养分析,提出了一套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六段式”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认知实践、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岗位职业资格实训、综合职业能力训练等,阐述了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资源及考核评价机制建设是”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顺利实施的保障。
2012 Vol. 30 (1): 57-59 [摘要] ( 256 ) HTML (0 KB)  PDF  (0 KB)  ( 97 )
60 借鉴国外经验提高农林与资源经济类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王立群;王秋菊;赵芮婧
DOI:
随着我国农林与资源经济类博士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及科研素养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该文从科学的学术培养理念、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培养制度与环节等影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个重要方面,介绍和分析了国外同类专业博士培养的有益经验以及对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借鉴作用;提出了应加强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提炼科学问题的能力,加强基础理论、方法和工具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改进论文指导模式,创造良好的研究氛围等建议。
2012 Vol. 30 (1): 60-62 [摘要] ( 426 ) HTML (0 KB)  PDF  (0 KB)  ( 96 )
63 “草坪营养与施肥”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海燕;聂立水;王登芝;任丽娜
DOI:
从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内涵入手,介绍了“草坪营养与施肥”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阐述了该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改革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基础设备建设、学生的参与和教学效果评价等,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本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改革的建议与体会。
2012 Vol. 30 (1): 63-65 [摘要] ( 427 ) HTML (0 KB)  PDF  (0 KB)  ( 150 )
66 现代课堂教学技能在“木材防腐与改性”课程中的实践
马明国;许凤;王波;彭锋
DOI:
针对“木材防腐与改性”课程特点,把现代课堂教学技能应用到“木材防腐与改性”课程教学实践中。按照导入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导入方式;按照事实性知识和抽象性知识的差异,确定讲解模式;遵循提问的基本程序,选择恰当的提问策略;按照动静结合、多种媒体演示手段综合利用,选择演示技能;按照延伸拓展的程序,灵活选择结束方式。充分利用导入、讲解、提问、演示、结束等一系列基本课堂教学技能,为教学服务。
2012 Vol. 30 (1): 66-68 [摘要] ( 387 ) HTML (0 KB)  PDF  (0 KB)  ( 129 )
69 “生物资源利用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李科友;张存莉;朱海兰
DOI:
生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生物资源利用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本文对“生物资源利用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在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互动教学、专题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2012 Vol. 30 (1): 69-71 [摘要] ( 262 ) HTML (0 KB)  PDF  (0 KB)  ( 110 )
72 GIS类课程基于任务的分步骤教学模式研究
吴秀芹;毕华兴
DOI:
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创新项目的研究成果和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林业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出发,开展了林业高等院校GIS类课程的改革与创新研究。首先,总结了当前高等院校GIS类课程的特点,并指出GIS类课程教学存在的课堂讲授效果不佳、教学实践环节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的设置难以适应多专业生源的需要、教学体系难以适应GIS的发展更新等问题。其次,针对课程教学的问题,提出GIS类课程改革的建设目标。最后,对基于任务的分步骤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GIS类课程改革创新的措施,具体包括课程内容的调整、目标导向型分步骤教学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注重GIS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增加“GIS软件课内限时操作”的考核内容等。目前,基于任务的分步骤教学模式已在北京林业大学水保学院GIS类课程教学中连续运行2个学期,选修该类课程的学生课后基本可以独立应用GIS相关软件解决专业中的问题,课程教学效果较以前明显提高。最后,提出今后GIS相关课程的教学还应在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等方面有所突破。
2012 Vol. 30 (1): 72-74 [摘要] ( 462 ) HTML (0 KB)  PDF  (0 KB)  ( 125 )
75 芬兰高等教育的职业导航特点及其启示——一个中国留学生对芬兰高等教育的体验与思考
DOI: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生产力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为了满足个体、学术和劳动力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芬兰高等教育在管理上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通过设置与国际劳动力市场衔接的学位结构、采用便于学生广泛流动的学分转换系统、开设国际化课程和增加实践类课程、实施鼓励创新的课程评价等,开阔学生的职业视野,帮助学生尽早实现职业定向,突出了高等教育的职业导航特点。对此,我国高等教育应予以积极借鉴,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包括增设技能型学位,促进高等教育功能多样化发展;设置分类学分,在高校的资源共享中凸显特色优势;丰富实践课程的内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重视课程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2012 Vol. 30 (1): 75-78 [摘要] ( 317 ) HTML (0 KB)  PDF  (0 KB)  ( 101 )
版权所有 © 2013《中国林业教育》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北京林业大学148信箱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62338090、62338397 E-mail:kongyan@bjf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