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徐梦洁, 颜玉萍, 吴红梅, 焦凌佳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 210095
摘要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4~2016级硕士研究生开展了"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调查",调查结果如下:①从调查对象在学术研究的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研究成果整理总结等3个阶段对学术规范要求的认识情况看,研究生在不同研究阶段的学术规范性存在显著差异。②调查对象的性别以及所在年级和专业等是研究生学术规范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影响程度各有不同。③根据调查对象的学术规范践行情况,采用潜在类别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将研究生的学术规范认知类型分为学术实践丰富型、学术研究入门型和学术实践缺乏型3类。这说明现行的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过于侧重技术和道德层面的教学,而忽视了内容层面的教学;另一方面是相关教育以普适性为主,而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提出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加强与研究范式、文献阅读、综述写作等有关的学术规范教育,通过寓教于练促进学术规范的内化;其次,强调兼容并包,充分发挥导师率先垂范作用,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开展各有侧重的学术规范教育;最后,根据研究生的性别、年级、专业以及潜在的学术规范认知类型,开展因材施教的学术规范教育。
关键词 :
研究生教育 ,
学术规范 ,
影响因素 ,
问卷调查
基金资助: 江苏省教育厅2018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一般项目"基于学术研究周期的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项目编号JGLX18_091。
[3]
朱缨.学术规范教育及其制度安排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4-5.
[5]
王林.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27-29.
[7]
王青,张娟,段丽萍.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7,20(1):42-44.
[8]
徐军,张亮,李海勇.研究生教育中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问题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83-87.
[11]
张保伟.基于认知、情感和利益维度的研究生学术规范认同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6):46-49.
[13]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28.
[16]
张洁婷,焦璨,张敏强.潜在类别分析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0(12):1991-1998.
[19]
杨玉圣,张保生.学术规范读本[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32.
[2]
劳俊华,段利强.研究生学术规范素养的调查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0):16-18.
[6]
叶继红.科学道德、学术规范与高校德育教育——以苏州大学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6,24(2):178-183.
[10]
何建良.学术规范与研究生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6(7):22-24.
[14]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36.
[15]
CORTINA J M.What is coefficient alpha an examination of theory and applica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3,78(1):98-104.
[18]
LIN TH,DAYTON CM.Model selection information criteria for non-nested latent class models[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Behavioral Statistics,1997,22(3):249-264.
[1]
陈学飞.谈学术规范及其必要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3(11):22-23.
[4]
罗国芬.研究生眼里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J].青年探索,2002(2):8-11.
[9]
徐梦洁,吴红梅,路刘洪.研究生学术规范性培养尝试[J].中国冶金教育,2017,26(2):12-16.
[12]
HENNINK M,HUTTER I,BAILEY A.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M].London:Sage,2010:4,8.
[17]
HENRY K L,Muthén B. Multilevel latent class analysis:an application of adolescent smoking typologies with individual and contextual predictors[J].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2010,17(2):193-215.
[1]
陈冬小, 张伟, 金雨慧, 周学红. 野生动物保护教育讲座的效果分析及相应策略 [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3): 1-7.
[2]
虞依娜, 何峻瑜, 陈丽丽.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分析及应对措施——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3): 19-25.
[3]
钱泓埔. 高校教师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基于对北京联合大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 [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2): 1-9.
[4]
于明含, 丁国栋, 高广磊, 赵媛媛, 冯薇.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林业专业硕士培养的启示 [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01): 42-46.
[5]
王典. “一带一路”背景下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探讨 [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01): 47-49.
[6]
张林平, 刘苑秋, 赖晓莲, 王宗德, 郭晓敏. 基于实践教学模式的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01): 53-58.
[7]
孙世月, 赵亮, 陆晓玲, 雷秀雅, 金灿灿. 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的调查与研究 [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6): 22-28.
[8]
曹小玉, 李际平, 吕勇. 基于校企联合培养的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6): 33-37.
[9]
田明华 高薇洋 胡明形 向燕. 经济管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及后续工作的探讨——基于北京林业大学大类招生新生专业意愿的问卷调查 [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3): 1-6.
[10]
林剑辉 赵燕东 梁浩. “林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二级学科建设方案的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3): 16-20.
[11]
张艳华 张强 方炎明 陈斌. 世界一流植物学科的研究生培养:荷兰瓦格宁根范式 [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3): 64-72.
[12]
李素艳 孙向阳 于 鑫. “土壤健康与修复”研究生课程的建设 [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2): 30-32.
[13]
王海燕 皮婧文 王春旭. 中美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学科为例 [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2): 70-74.
[14]
高云1刘洋1郑曌2迟道才1高华1. 提升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途径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 [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1): 28-34.
[15]
陈凯. “管理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引入前沿交叉知识的探索 [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1):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