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学场域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发展与重构——基于教师职业生涯视角 |
李旭芝 |
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长沙 410128 |
|
|
摘要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导师队伍也在逐渐壮大。在此背景下,导学关系的和谐问题逐渐进入业界视线成为热点问题。为此,基于教师职业生涯视角,对大学场域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发展与重构进行了探讨。场域是一个关系系统,这一系统的主体是人。社会是由不同的场域如经济场、教育场、学术场等构成的,各场域又是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必然性的。所拥有资本的数量和类别的不同会使同一场域内的个体处于不同的位置。教育场域是"元场域"的分支,与教育场域密切相关的资本有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符号资本。研究生导师所占有的资本总量及其构成比例的不同可以改变其在大学场域内的位置。不同的场域各有其性情倾向系统,这一性情倾向系统就是惯习。客观的外在资本的改变以及导师个体职业发展的调试等都会使导师个体进一步改变与研究生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惯习。在大学场域中,研究生导师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所拥有的资本总量及其构成比例并不相同,职业萌芽阶段资本缓慢积累、职业成长阶段资本快速积累、职业过渡阶段资本稳定积累、职业消退阶段资本逐渐流失,所以在处理导学关系时的惯习也不相同。随着占有资本的变化,导师所处的场域位置会发生改变,处理与研究生之间关系的惯习也随之发生适应性改变,即场域位置低下时,导学关系倾向于功利性;场域位置提升时,导学关系趋于亲密化;场域位置处于维持阶段时,导学关系稳定发展;场域位置降低时,导学关系的限制性增强。基于导学关系之间惯习变化的特征和表现的分析并结合实际观察可以发现,导学关系在研究生导师的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问题,导师处理导学关系的惯习并不能完全符合社会对构建良好导学关系的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探寻场域位置变化下研究生导师处理导学关系惯习的重构路径。一是充分考虑研究生导师的职业发展需求,完善导师队伍建设和导师制;二是研究生导师自身顺应场域位置改变,积极调整惯习;三是研究生导师主动监控自身惯习作用下的行为体系,反思场域位置变化下的惯习行为。最终实现通过惯习重构使研究生导师适应场域位置的改变、积极构建良好的导学关系。
|
|
关键词 :
研究生教育,
大学场域,
导学关系,
导师,
职业生涯,
资本,
惯习
|
收稿日期: 2021-09-14
|
[1] |
皮埃尔·布尔迪厄, 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 李猛, 李康,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134.
|
[2] |
黄俊官.布迪厄"场域-惯习"视域下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的构建[J]. 当代教育科学, 2019(9):38-43.
|
[3] |
杜雯.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研究述评[J]. 学理论, 2011(36):246-247.
|
[5] |
路芳.从场域与惯习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J]. 教育与职业, 2010(14):23-25.
|
[4] |
黄俊.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 2018:52-53
|
[6] |
阮成武.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场域转换及惯习重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5):128-135.
|
[1] |
李明诗, 王玉亮, 李明阳.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实施背景下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1): 48-55. |
[2] |
刘艳, 杨越超, 程冬冬, 贾继文. 基于导师团队指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3): 17-19. |
[3] |
韦小丽, 丁贵杰, 何跃军, 谭伟, 余丽萍. 林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之行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以贵州大学林学院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2): 11-16. |
[4] |
李丽, 白登忠, 吴海龙, 刘民建. 科研院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探索——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6): 13-17. |
[5] |
徐梦洁, 颜玉萍, 吴红梅, 焦凌佳. 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2): 30-39. |
[6] |
张晓艳, 林群, 曾凡勇. 林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研究——基于产教融合[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04): 65-71. |
[7] |
于明含, 丁国栋, 高广磊, 赵媛媛, 冯薇.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林业专业硕士培养的启示[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01): 42-46. |
[8] |
王典. “一带一路”背景下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01): 47-49. |
[9] |
吕兆林, 迟梦迪, 孟德豪, 张柏林. 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以北京林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01): 50-53. |
[10] |
张林平, 刘苑秋, 赖晓莲, 王宗德, 郭晓敏. 基于实践教学模式的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01): 53-58. |
[11] |
曹小玉, 李际平, 吕勇. 基于校企联合培养的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6): 33-37. |
[12] |
林剑辉, 赵燕东, 梁 浩. “林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二级学科建设方案的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3): 16-20. |
[13] |
张艳华, 张 强, 方炎明, 陈 斌. 世界一流植物学科的研究生培养:荷兰瓦格宁根范式[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3): 64-72. |
[14] |
李素艳 孙向阳 于 鑫. “土壤健康与修复”研究生课程的建设[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2): 30-32. |
[15] |
王海燕 皮婧文 王春旭. 中美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学科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2): 70-7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