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竹及竹产业方向研究生培养趋势及策略的探讨 |
李志强, 张力月, 孔令宇, 崔媛媛, 张纪元 |
国际竹藤中心研究生部, 北京 100102 |
|
|
摘要 随着我国倡导绿色可持续经济的全面发展,迎来了竹及竹产业快速发展的热潮。以竹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生人才培养在竹及竹产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我国竹研究领域,大多数存在于农林类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内,分布于林业工程、林学和生态学等一级学科内,还没有专门以竹命名的学科(专业),大多为某一学科中的研究方向之一,尚未形成独立的研究学科和相对完善的研究体系以及研究生教育体系。竹及竹产业的迅猛创新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的支持,为此国家为了满足竹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撑竹产业转型升级对博士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设立了"竹资源与高效利用"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增加了竹学研究领域。未来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广布竹领域研究生招生信息、培养模式和产业发展需求;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竹学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竹学理论与竹产业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竹材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大交叉学科学术交流力度,提升综合创新型竹及竹产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数量。
|
|
关键词 :
竹,
研究生培养,
学位论文,
竹产业,
创新发展
|
|
[1] |
张宏亮,王琴,程亦胜,等.浅谈安吉竹文化与产业开发[J].世界竹藤通讯,2007,5(4):45-48
|
[3] |
国际竹藤中心.国际竹藤中心简介[EB/OL].(2004-09-10)[2019-09-16].http://www.icbr.ac.cn/Item/1.aspx
|
[6] |
罗云.论研究生教育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煤炭高等教育,2002(2):34-35
|
[7] |
浙江农林大学研招办."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6年招生简章[EB/OL].(2015-12-28)[2019-08-16].http://yjszs.zafu.edu.cn/articles/47/86/
|
[2] |
孙正军,费本华.中国竹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世界竹藤通讯,2019,17(1):4-8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申请资助代码查询[EB/OL].(2018-12-29)[2019-08-16].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553/
|
[4] |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概况[EB/OL].(2011-08-13)[2019-09-16].http://www.cbamboo.cn/about.aspx?p=1&t=101
|
[5]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EB/OL].(2018-04-19)[2019-09-16].http://www.moe.gov.cn/s78/A22/xwb_left/moe_833/201804/t20180419_333655.html
|
[1] |
刘艳, 杨越超, 程冬冬, 贾继文. 基于导师团队指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3): 17-19. |
[2] |
陈金焕 程 武 康向阳. 发挥科研平台育人功能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7, 35(S): 111-114. |
[3] |
唐晓岚 杨 慧 贾艳艳. 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的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6): 43-46. |
[4] |
张晓丽. 全日制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3): 34-40. |
[5] |
张文博; 张佳慧. 基于SWOT分析法探讨林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对策[J]. 中国林业教育, 2015, 33(2): 36-38. |
[6] |
郭秀君;田明华;侯方淼.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4, 32(1): 35-38. |
[7] |
程旭锋. 以竞赛方式提升工业设计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J]. 中国林业教育, 2013, 31(5): 42-44. |
[8] |
赵东. 林业院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 2013, 31(4): 37-39. |
[9] |
唐慧丽;郭明;蒋挺.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 , 2013, 31(2): 34-36. |
[10] |
郑建伟黄大庄王志刚李玉灵闫海霞. 以林学强势特色学科为依托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J]. , 2009, 27(2): 56-58. |
[11] |
周新年;张正雄;邱荣祖.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与技巧[J]. , 2008, 26(3): 44-46. |
[12] |
何艺玲;王兰珍;崔一梅. 研究生学位论文隐名评审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 , 2008, 26(2): 52-53. |
[13] |
刘毅;冯敏. 工学硕士论文质量问题简析[J]. , 2007, 25(6): 43-44. |
[14] |
郭垂根;李春英;范德林. 结合科技查新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J]. , 2007, 25(1): 51-52. |
[15] |
吴承祯;何丽华;吴琼华;刘丽香. 本科学位论文学术规范情况的统计分析——基于对本科学位论文相关指标统计结果的分析与思考[J]. , 2006, 24(6): 11-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