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改革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制与基本路径探索 |
张曼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
|
|
摘要 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是乡村振兴的重大阻碍,主要存在城乡义务教育不平衡、职业教育发展滞后、高等农科教育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教育改革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制包括通过再教育培养现代化的农民、通过义务教育振兴农民的下一代、通过农业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发展现代化的农业、通过职业教育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因此,需要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教育改革举措以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
|
关键词 :
教育改革,
乡村振兴,
内在机制,
基本路径
|
|
基金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遵循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YJC71004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专项项目"建国70年来我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项目编号245201913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人的城镇化"制度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452018081。 |
[3]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
[5] |
王国勇.教育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11
|
[7] |
申书兴,张建政,翟玉建,等.从人才培养模式看高等农业教育的创新与回归[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1,(1):1-4
|
[2]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0
|
[6] |
新华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20-05-10].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
[8] |
郑小波.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路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06(10):3-7
|
[1] |
温铁军,梁少雄,刘良.乡村建设笔记——新青年与乡村的生命对话[M].北京:东方出版社,2020:27
|
[4] |
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5)[2019-06-10].http://www.scio.gov.cn/zxbd/nd/2013/document/1374228/1374228.htm
|
[1] |
张成凤, 李洁, 曹姗.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路径的思考——以水利类专业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2): 8-14. |
[2] |
张成凤, 方建斌, 李洁.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创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6): 48-53. |
[3] |
朱山姊, 赵光武.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专业本科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5): 63-65. |
[4] |
张成凤, 方建斌.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涉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调研[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3): 28-33. |
[5] |
李斌. 新农科视域下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改革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2): 1-3. |
[6] |
翁 强 张浩林 韩莹莹 袁峥嵘. 指导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创新实践的几点体会[J]. 中国林业教育, 2017, 35(S): 40-42. |
[7] |
张中卫;刘风勤;倪涌舟. 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 , 2011, 29(1): 70-72. |
[8] |
童晓晖毛慧芳.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高等农林院校通识教育改革之路[J]. , 2010, 28(4): 5-8. |
[9] |
汪一明. 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 大力培养林业创新人才[J]. , 2007, 25(3): 7-9. |
[10] |
周景. 欧洲波伦亚教育改革系统的学位改革及其影响[J]. , 2006, 24(1): 71-7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