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画法几何”课程教学中土木工程专业能力的培养 |
李珺, 冀晓东, 胡雨村, 张艳 |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 100083 |
|
|
摘要 “画法几何”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内容主要涉及平面上用图形表示形体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为培养学生土木工程专业能力提供支持。"画法几何"课程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这些特点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对教师的授课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也主要围绕土木工程专业最重要的3个方面的专业能力展开,即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绘图识图能力,这些能力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未来走入工作岗位必要的基本专业能力,需人人具备。因此,结合3个方面土木工程专业能力培养过程的特点,提出3点教学改革措施。首先,科学融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思考启发空间,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其次,将知识点回顾过程和记忆曲线的理论相结合,合理设置复习周期,有效反复记忆,提高学生知识的记忆效果;最后,对授课方式及作业设置进行合理优化,增加作业的灵活性和连贯性,以有效提高授课的效果,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教学实践证明,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提高了知识点的掌握效果,学生对"画法几何"课程知识体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
|
关键词 :
画法几何,
土木工程,
建构主义,
记忆曲线
|
|
基金资助:北京林业大学2020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交互式"画法几何"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究,项目编号BJFU2020JY021。 |
[2] |
谢培青.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5.
|
[5] |
刘佳.空间思维与制图教学[J].图学学报,2013,34(4):146-149.
|
[1] |
何斌,陈锦昌,王枫红.建筑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7.
|
[7] |
徐秋娥.建筑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绘图识图能力探研[J].成才之路,2017(25):48-49.
|
[8] |
冯欣蕊."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微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6):167-169.
|
[3] |
吴碧金,胡志超,崔晓梅."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2007,8(2):82-84.
|
[4] |
杨秀娟,裴金萍,刘惹梅,等."画法几何"课堂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101-103.
|
[6] |
王庆英.转变观念为提高中华民族的逻辑思维素质大力发展逻辑教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13(增刊):131-135.
|
[9] |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
[10] |
MURRE J M,DROS J.Re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ebbinghaus' forgetting curve[J].Plos One,2015,10(7):e0120644.
|
[1] |
杨江涛, 李雅素, 李晓明, 李利敏. 高校开展线上教学的探讨——以“土木工程测量”课程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21, 39(4): 52-56. |
[2] |
金灿灿. 情景参与式教学法在“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林业教育, 2019, 37(2): 46-49. |
[3] |
邢政权 赵 忠. 学生评教范式转换的综述[J]. 中国林业教育, 2017, 35(3): 1-6. |
[4] |
黄建坤 胡雨村 刘学彦. 高等林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6): 27-29. |
[5] |
李运远 魏菲宇.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材料认知训练——“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4): 41-43. |
[6] |
刘问;胡雨村;罗璐. 利用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促进土木工程学科实践教学改革[J]. 中国林业教育, 2014, 32(4): 11-13. |
[7] |
康峰.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 2013, 31(6): 20-22. |
[8] |
李晓刚. “包装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的改革探讨[J]. , 2013, 31(2): 73-76. |
[9] |
达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林业高校城市设计理论课程中的应用[J]. , 2011, 29(1): 46-49. |
[10] |
冀晓东.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 2009, 27(6): 58-62. |
[11] |
高洪波. 师范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J]. , 2008, 26(6): 8-10. |
[12] |
陈秀. 翻译课程互动教学模式探讨[J]. , 2008, 26(5): 44-47. |
[13] |
任叔辉. 以建构主义中的随机进入教学法组织教学案例的尝试[J]. , 2007, 25(5): 73-75. |
[14] |
王海飙;杨海旭;张旭. 林业院校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 , 2006, 24(1): 66-6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