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使用后评价理论的“风景区规划”课程教学实践——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项目为例 |
邱玲, 房星悦, 高天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
|
|
摘要 当前我国园林规划设计项目普遍缺乏使用后的评价与信息反馈机制(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POE),导致设计者的最初想法与投入使用后的实际情况常常不一致。因此,基于POE理论,探讨了将其引入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的必要性,并以“风景区规划”课程教学实践为例,引导学生运用POE理论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反馈信息的分析,总结了博览园存在的3大问题:一是园内道路分级混乱,二是园内各区域功能划分不明确,三是农业文化氛围营造不足。针对这些问题,运用POE理论,提出了博览园景观设计的改造方案:首先,将道路重新分级,保证园路通达全园;其次,对现有的各个区域进行明确的功能划分,增强园区的实用性,提升游客的使用感;最后,设置雕塑小品,增加文化氛围。课程改革不仅调动了学生自我探索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从使用者角度出发的设计意识,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园林规划设计理念,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效果。
|
|
关键词 :
POE理论,
风景区规划,
博览园,
教学实践
|
|
[2] |
罗玲玲,陆伟.POE研究的国际趋势与引入中国的现实思考[J].建筑学报,2004(8):82-83.
|
[4] |
王建武.基于POE研究的校园开放空间改造性规划——以北京大学为例[J].中国园林,2007(5):77-82.
|
[6] |
张宁,毛伟伟,张灵博.城市街旁绿地使用后评价研究——以沈阳市党校东绿地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1):115-117.
|
[1] |
赵东汉.使用后评价POE在国外的发展特点及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797-802.
|
[3] |
王磊,吴承南,许亚琼,等.POE法在校园景观评价中的应用及发展概况[J].现代园艺,2015(13):109-110.
|
[7] |
左小珊.城市湿地景观提升与恢复设计——以北京长沟湿地公园设计为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5,30(1):93-98.
|
[5] |
石金莲,王兵,李俊清.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POE)应用案例研究——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67-70.
|
[1] |
王丹丹 黄晓 肖遥 王鑫 宫晓滨. “素描风景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18, 36(4): 53-55. |
[2] |
任迪峰 马 琳 汪 涛. “功能性食品”课程实施产学研案例教学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17, 35(S): 136-138. |
[3] |
罗小林 陈礼辉 黄六莲 饶久平 刘 婧. 高等农林院校轻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7, 35(1): 31-34. |
[4] |
宋孝周 段海燕 孙景荣 雷亚芳 邱增处.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3): 58-60. |
[5] |
苏宁 唐林霞.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16, 34(1): 67-69. |
[6] |
游巍斌;何东进;洪 伟;吴承祯;李 键;洪 滔. 农林院校生态学专业“景观生态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4, 32(6): 53-56. |
[7] |
王晋芳. “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以“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教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 2014, 32(3): 61-63. |
[8] |
黄志平. 高职“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课程建设及教学实践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 2013, 31(4): 55-57. |
[9] |
程宝栋;郭秀君.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经营学”教学中的应用[J]. , 2013, 31(2): 59-61. |
[10] |
白晋华;郭晋平. “测树学”课程教学环节改革初探[J]. , 2013, 31(2): 68-70. |
[11] |
马明国;许凤;王波;彭锋. 现代课堂教学技能在“木材防腐与改性”课程中的实践[J]. , 2012, 30(1): 66-68. |
[12] |
张国梁;刘志军;黄大庄. 动画仿真辅助“木材加工机械与刀具”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 2011, 29(6): 58-61. |
[13] |
齐建东袁津生. 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实践及思考[J]. , 2010, 28(6): 71-73. |
[14] |
王海飙;杨海旭;张旭. 林业院校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 , 2006, 24(1): 66-67. |
|
|
|
|